[发明专利]一种绿化剩余物理论量统计测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81337.4 | 申请日: | 2019-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753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汪少华;杨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汪少华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G06F1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董芙蓉 |
地址: | 832000 新疆维吾尔自***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剩余物 生物量 绿化 测算 来源类型 山区绿化 转换系数 城区 理论量 乔木 灌木 决策依据 数据基础 资源化 大类 统计 草坪 调查 林地 绿地 山区 管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绿化剩余物理论量统计测算方法,步骤1、按来源类型对山区绿化剩余物进行划分,将山区剩余物划分为乔木类剩余物和灌木类剩余物两大类;步骤2、林地调查;步骤3、生物量测算;步骤4、根据剩余物生物量转换系数计算山区绿化剩余物量;步骤5、按来源类型对城区绿化剩余物进行划分,将城区剩余物划分为乔木类、灌木类和草坪类剩余物三大类;步骤6、城区绿地调查;步骤7、生物量测算;步骤8、根据剩余物生物量转换系数计算城区绿化剩余物量。本发明为开展区域绿化剩余物资源化管理提供数据基础和决策依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绿化剩余物理论量统计测算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质量要求,城市绿地面积正不断增加,随之而来的绿化剩余物量也逐年攀升,成为继生活垃圾之后的第二大城市固体废弃物。由于绿化剩余物组成成分主要为有机物,是重要的生物质资源,绿化剩余物资源化利用具有巨大潜力,因此通过建立和发展循环产业体系促进绿化剩余物的回收利用,可以实现城市绿化剩余物的资源化管理,从而保障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为方便城市管理者与决策者进行统筹规划,建立科学适用的城市绿化剩余物统计指标体系与统计测算方法就显得格外重要,不仅为管理决策者提供理论依据与方法支持,同时也可有效填补针对城市绿化剩余物统计研究领域的空白,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绿化剩余物理论量统计测算方法。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绿化剩余物理论量统计测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按来源类型对山区绿化剩余物进行划分,将山区剩余物划分为乔木类剩余物和灌木类剩余物两大类,乔木类包括乔木林、疏林地、散生木、四旁树、经济林,灌木类为灌木林,其中乔木林按实际优势树种进行划分。根据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信息特点,此处乔木类的信息按蓄积进行统计,灌木类的信息按面积进行统计。依据不同剩余物类型,对山区绿化剩余物量进行下一步的分类计算。
步骤2、林地调查。采用典型抽样法,按林地的起源(天然、人工)、森林类型(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灌木林)和林龄(幼、中、近、成、过熟林)及优势树种等选取3个以上的样地进行调查,其调查程序为:1)样地与样方设置;2)乔木层调查或灌木层(林)调查;3)选取标准木;4)标准木调查。具体林地调查方法参见1.1.3林地调查方法。
步骤3、生物量测算。1)山区乔木层地上生物量测算。样地调查中按优势树种选取各径阶标准木,调查获得伐倒标准木胸径、树高、主干部分以及树枝部分数据,拟合各优势乔木树种生物量异速生长模型(见表2),并计算各标准木单位材积地上部分生物量,根据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中的各乔木树种蓄积量,计算山区乔木层地上生物量。2)山区灌木层(林)地上生物量测算。山区林地的灌木层地上生物量采用样本收获法进行分析,拟合各灌木层生物量模型(见表3),推算获取单位面积灌木层地上生物量数据。区域灌木层生物量是区域内所有森林类型灌木层地上部分生物量之和。
步骤4、根据剩余物生物量转换系数计算山区绿化剩余物量。山区乔木层剩余物量为乔木层地上生物量与其剩余物生物量转换系数的乘积,山区灌木层剩余物量为灌木层地上生物量与其剩余物生物量转换系数的乘积。其中,乔木林剩余物生物量转换系数为0.13,灌木林转换系数为0.20,疏林地转换系数为0.10,散生木转换系数为0.14,四旁树转换系数为0.11,经济林转换系数为0.11。
步骤5、按来源类型对城区绿化剩余物进行划分,将城区剩余物划分为乔木类、灌木类和草坪类剩余物三大类,其中乔木类分为常绿乔木类和落叶乔木类,灌木类分为灌木、绿篱和色块。根据城市绿地资源普查数据信息特点,此处乔木类的信息按株数进行统计,灌木类的信息按面积或株数进行统计,草坪按面积进行统计。依据不同剩余物类型,对城区绿化剩余物量进行下一步的分类计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汪少华,未经汪少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813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城市汇水潜力区识别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母面特征参数的包络面表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