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风无纺布面层用抗菌ES复合短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380539.7 | 申请日: | 2019-05-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936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 发明(设计)人: | 陈灿阳;郑煌阳;郑荣彬;陈汉钊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福地化纤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1F8/06 | 分类号: | D01F8/06;D01F1/10;D01D5/34 |
| 代理公司: | 泉州协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1 | 代理人: | 郑浩 |
| 地址: | 362200 福建省泉州市晋***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风 无纺布 面层 抗菌 es 复合 短纤维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热风无纺布面层用抗菌ES复合短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无纺布面层用抗菌ES复合短纤维具有皮芯结构,即由芯层和皮层构成,所述芯层和皮层的体积比为1:(0.25~0.55);其中,所述芯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丙烯90~97份、乙烯丙烯共聚物2~5份;所述皮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乙烯85~95份、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改性聚乙烯5~7.5份、乙烯丙烯共聚物3~6份、复合抗菌剂6~9份;所述聚乙烯为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所述复合抗菌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甲壳素接枝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树脂和丙烯酸-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共聚物70~85份、硝酸银25~37份、纳米银5~9份;所述甲壳素接枝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树脂和丙烯酸-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共聚物的质量之比为1:(1.6~1.9);
所述复合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按重量份称取硝酸银,放入溶解罐中,加入去离子水,搅拌溶解,配制成硝酸银饱和溶液;
2)按重量份称取纳米银,投入硝酸银饱和溶液中,并不断搅拌,使纳米银分散均匀;
3)按重量份分别称取甲壳素接枝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树脂和丙烯酸-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共聚物,投入高速粉碎机中,粉碎至粒径为200~1000目;
4)将粉碎后的甲壳素接枝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树脂和丙烯酸-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共聚物投入步骤2)中分散有纳米银的硝酸银饱和溶液中,缓慢搅拌40~90min;
5)将甲壳素接枝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树脂和丙烯酸-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共聚物过滤分离出来,用无水乙醇洗涤5~10;放入烘箱中,40~60℃烘干;
6)将步骤5)烘干后的甲壳素接枝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树脂和丙烯酸-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共聚物,投入高速粉碎机中,粉碎至粒径为200~1000目,即得到所述复合抗菌剂;
所述热风无纺布面层用抗菌ES复合短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按重量份分别称聚丙烯、乙烯丙烯共聚物,并混合均匀,送入螺杆挤出机熔融成聚丙烯混合熔体;
按重量份分别称聚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改性聚乙烯、乙烯丙烯共聚物、复合抗菌剂,送入螺杆挤出机熔融成聚乙烯混合熔体;
聚丙烯混合熔体和聚乙烯混合熔体,进入复合纺丝机,经熔体分配后,从复合喷丝板中喷出,形成具有皮芯结构的丝条,然后经吹风冷却、上油、卷绕、集束、拉伸、热定型、卷曲、切断,得到所述热风无纺布面层用抗菌ES复合短纤维。
2.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热风无纺布面层用抗菌ES复合短纤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风无纺布面层用抗菌ES复合短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芯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丙烯92份、乙烯丙烯共聚物3.5份;所述皮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乙烯87.5份、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改性聚乙烯6份、乙烯丙烯共聚物4.4份、复合抗菌剂7.7份;所述复合抗菌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甲壳素接枝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树脂和丙烯酸-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共聚物75份、硝酸银30份、纳米银7.4份;所述甲壳素接枝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树脂和丙烯酸-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共聚物的质量之比为1:1.7。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风无纺布面层用抗菌ES复合短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芯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丙烯96份、乙烯丙烯共聚物4份;所述皮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乙烯91份、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改性聚乙烯7.3份、乙烯丙烯共聚物5.2份、复合抗菌剂8.5份;所述复合抗菌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甲壳素接枝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树脂和丙烯酸-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共聚物80.5份、硝酸银32份、纳米银8.6份;所述甲壳素接枝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树脂和丙烯酸-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共聚物的质量之比为1:1.8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福地化纤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福地化纤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8053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