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时长确定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80107.6 | 申请日: | 2019-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145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杨学习;蔡博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柏杉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3 | 代理人: | 赵元;马敬 |
地址: | 31005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确定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时长确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分析目标的出口信息,出口信息为在出口处采集的信息,出口信息包括待分析目标的出口时间,然后,根据待分析目标的出口信息,确定待分析目标的入口信息,入口信息为在入口处采集的信息,入口信息包括待分析目标的入口时间,进而,根据出口时间及入口时间,确定待分析目标的通过时长。这样,每当待分析目标到达出口时,就可以自动计算出其通过时长,从而可以实时对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进行监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视频监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时长确定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一些场景中,需要确定某一目标在某一关卡的通过时长,从而对工作人员 的工作效率进行监测,比如,通过车辆通过收费站的时间或乘客通过安检的时 间,可以监测收费站工作人员或安检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等等。
相关技术中,确定目标的通过时长的方法通常是通过统计一段较长时间内 所有通过人员的数量,进而计算单位时间内的平均通过时长,比如,若在24 小时内有100人通过,则每个人的平均通过时长约为14分钟。
但是,上述方法只能确定出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通过时长,具有一定的滞后 性,无法实时对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进行监测,从而导致无法及时对工作人员 的人数或工作方式进行调整。因此,目前亟需一种能够实时确定目标通过时长 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时长确定方法及装置,以实现实时确定 目标通过时长。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时长确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待分析目标的出口信息,所述出口信息为在出口处采集的信息,所述 出口信息包括所述待分析目标的出口时间;
根据所述待分析目标的出口信息,确定所述待分析目标的入口信息,所述 入口信息为在入口处采集的信息,所述入口信息包括所述待分析目标的入口时 间;
根据所述出口时间及所述入口时间,确定所述待分析目标的通过时长。
可选的,在所述获取目标出口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多条入口信息,将所述多条入口信息存储至预设数据库中;
所述根据所述待分析目标的出口信息,确定所述待分析目标的入口信息, 包括:
从所述预设数据库中,查找与所述出口信息相匹配的入口信息,作为所述 待分析目标的入口信息。
可选的,所述从所述预设数据库中,查找与所述出口信息相匹配的入口信 息,作为所述待分析目标的入口信息,包括:
从所述预设数据库中,获取距离所述出口时间在预设第一时间范围内的入 口信息,作为候选入口信息;
从所述候选入口信息中,查找与所述出口信息相匹配的入口信息,作为所 述待分析目标的入口信息。
可选的,所述从所述预设数据库中,查找与所述出口信息相匹配的入口信 息,作为所述待分析目标的入口信息,包括:
计算所述预设数据库中每条入口信息对应的入口时间距离所述出口时间 的时间差;
按照所述时间差由小到大的顺序,确定预设数量条入口信息,将所述预设 数量条入口信息与所述出口信息进行匹配;
若匹配成功,则将所匹配的入口信息作为所述待分析目标的入口信息,若 匹配不成功,则按照所述时间差由小到大的顺序,确定新的预设数量条入口信 息,返回所述将所述预设数量条入口信息与所述出口信息进行匹配的步骤。
可选的,所述获取待分析目标的出口信息,包括:
获取待分析目标的出口图像及出口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801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