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检测易燃易爆气体的方法及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80012.4 | 申请日: | 2019-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115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余岑;李如意;刘红恩;汪洋;陈强;苏含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芯核防务装备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军工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1/16 | 分类号: | G08B21/16;G08B21/18;G08B7/06;G01N33/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1400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易燃易爆气体 公交车 浓度数据 检测 传感器组 分类结果 结果分类 输出装置 阈值比较 传感器 处理器 配置 申请 输出 | ||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检测易燃易爆气体的方法及设备。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公交车内检测易燃易爆气体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包含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的传感器组,其经配置以:检测所述公交车内的易燃易爆气体的浓度,并输出一个或多个浓度数据;处理器,其经配置以:接收所述一个或多个浓度数据;将所述一个或多个浓度数据分别与一个或多个相应的阈值比较;对所比较的结果分类;根据所述分类结果判断所述公交车内是否存在易燃易爆气体;以及在所述公交车内是否存在所述易燃易爆气体的情况下,进一步确定所述易燃易爆气体的类型;以及输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检测易燃易爆气体的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交流的日益频繁,各种社会矛盾不断涌现,各式各样的安全威胁也层出不穷。与火车、飞机、地铁等运输方式相比,公交车由于站点多、线路长、覆盖面广,属于客流量密集的开放式公共交通平台,更容易成为破坏对象,最常见的方式就是乘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纵火,多地纵火案例频发。
公交车易燃挥发物监测告警装置(以下简称“告警装置”)作为一种技防手段与人防相结合应用,使得纵火事件得到有效防控。
但是,告警装置只能对易燃易爆挥发浓度值检测,无法区分物品类型,比如生活中乘客携带的橘柚类果皮、涂抹的香水、碳酸类饮料等常见安全日用品乘车,因为含有芳香烃、乙醇等有机挥发物质成分,易触发告警装置误报警,给公交车正常运营带来了不必要的困扰。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公交车内检测易燃易爆气体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包含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的传感器组,其经配置以:检测所述公交车内的易燃易爆气体的浓度,并输出一个或多个浓度数据;处理器,其经配置以:接收所述一个或多个浓度数据;将所述一个或多个浓度数据分别与一个或多个相应的阈值比较;对所比较的结果分类;根据所述分类结果判断所述公交车内是否存在易燃易爆气体;以及在所述公交车内是否存在所述易燃易爆气体的情况下,进一步确定所述易燃易爆气体的类型;以及输出装置。
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公交车内检测易燃易爆气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所述公交车内的易燃易爆气体的浓度;输出一个或多个浓度数据;接收所述一个或多个浓度数据;将所述一个或多个浓度数据分别与一个或多个相应的阈值比较;对所比较的结果分类;根据所述分类结果判断所述公交车内是否存在易燃易爆气体;以及在所述公交车内是否存在所述易燃易爆气体的情况下,进一步确定所述易燃易爆气体的类型。
附图说明
图1展示了根据本申请的公交车内检测易燃易爆气体的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在公交车内用传感器组合来检测区分易燃易爆气体种类的方法和设备,能够减少甚至杜绝误报警,从而提高了告警装置系统的可靠性。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检测易燃易爆气体的设备包括传感器组,传感器组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以4个传感器为例,假设其分别为传感器A、传感器B、传感器C和传感器D。本申请的方法及设备也适用于其他数量的传感器。
易燃易爆气体种类多种多样,本申请的方法及设备适用于多种易燃易爆气体的检测和区分,下文中以4种易燃易爆气体:酒精、汽油、异丁烷和烟雾为例,详述本申请的方法和设备。
本申请中,传感器A可以检测出所有4种易燃易爆气体:酒精、汽油、异丁烷和烟雾,也就是说,当公交车内的空气中存在这4种易燃易爆气体:酒精、汽油、异丁烷和烟雾时,传感器A能够检测到,并将检测的浓度与预设的阈值比较,根据比较的结果对传感器的响应程度级别分类。本申请中可以有多个响应程度级别,以3个响应程度级别为例,3个响应程度级别分别为0、1和2,0表示不响应,1表示轻度响应,2表示严重响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芯核防务装备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军工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芯核防务装备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军工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800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燃气设备报警显示控制方法及燃气设备
- 下一篇:基于人工智能的安全监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