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气囊的人防工程密封门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379390.0 | 申请日: | 2019-05-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064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 发明(设计)人: | 徐宇宾;郑子芃;王宝良;张晨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6B5/10 | 分类号: | E06B5/10;E06B7/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川律师事务所 11643 | 代理人: | 汪永生 |
| 地址: | 10012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气囊 密封门 肋筋 密封槽 门体 门框 人防工程 充气状态 膨胀状态 自然状态 防护 间隔设置 拉伸变形 密封防护 密封接触 气囊 贴合 开口 泄露 伸出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防工程密封门。该防护密封门包括门体(1)和门框(2),门体(1)上设置有密封槽(3),密封槽(3)的开口朝向门框(2),门框(2)上设置有肋筋(4),肋筋(4)对应密封槽(3)设置,并朝向门体(1)伸出,密封槽(3)内设置有密封气囊(5),密封气囊(5)为弹性材料制成,且具有自然状态、充气状态和膨胀状态,密封气囊(5)处于自然状态时与肋筋(4)之间间隔设置,密封气囊(5)处于充气状态时与肋筋(4)之间密封接触,密封气囊(5)处于膨胀状态时发生拉伸变形并贴合在肋筋(4)的两侧。根据本发明的防护密封门,能够提供有效的密封防护性能,有效防止防护密封门发生泄露。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防防护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护密封门。
背景技术
战时人防工事由于人员和设备的进出,以及通风、给排水、排烟等的需要,有少量与外部连通的孔口。爆炸冲击波、毒剂、生物战剂和放射性微粒等,都有可能从这些孔口进入工程内部杀伤人员和破坏口部工程结构和设备。为了避免出现泄露事件,一般会在这些孔口处设置防护密封门,防护密闭门的大小可以根据需求而定,常规的大型防护密闭门可以分两扇,防护密闭门总宽度可达7m,每扇防护密闭门高可达2.5m。
防护密闭门作为人防工事最大的泄漏部位,如果防护密闭门密封处理不好,空气从密封部位进入/漏入人防工事内,会给工事内人员设备的安全带来威胁。
但是,目前超大型防护密闭门的有效密封形式效果不太理想,小型门传统的挤压密封形式不适用于超大型防护密闭门,容易出现泄漏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护密封门,能够提供有效的密封防护性能,有效防止防护密封门发生泄露。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防护密封门,包括门体和门框,门体上设置有密封槽,密封槽的开口朝向门框,门框上设置有肋筋,肋筋对应密封槽设置,并朝向门体伸出,密封槽内设置有密封气囊,密封气囊为弹性材料制成,且具有自然状态、充气状态和膨胀状态,密封气囊处于自然状态时与肋筋之间间隔设置,密封气囊处于充气状态时与肋筋之间密封接触,密封气囊处于膨胀状态时发生拉伸变形并贴合在肋筋的两侧。
本发明的该防护密封门通过密封气囊与肋筋配合实现门体和门框之间的全面密封,在无需密封时密封气囊和肋筋之间形成间隔,不影响门体的正常动作,在需要低压密封时可以对密封气囊充气,使得密封气囊处于不发生弹性拉伸形变的充气状态,从而与肋筋之间形成有效全面密封,在超压环境下需要进行密封时,可以使超压气体进入到密封气囊内,使得密封气囊发生弹性拉伸变形,变形后的密封气囊挤压贴紧肋筋表面,能够实现超压作用下的密封,从而可以有效保证室内环境不受外界影响,保证防护密封门的密封防护效果。
附图说明
图1示意性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防护密封门的密封气囊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意性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防护密封门的门体和门框的配合结构图。
图中附图标记:1、门体;2、门框;3、密封槽;4、肋筋;5、密封气囊; 6、安装座;7、通气口;8、间隔壁;9、气体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请参考图1至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防护密封门包括门体1和门框2,门体1上设置有密封槽3,密封槽3的开口朝向门框2,门框2上设置有肋筋4,肋筋4对应密封槽3设置,并朝向门体1伸出,密封槽3内设置有密封气囊5,密封气囊5为弹性材料制成,且具有自然状态、充气状态和膨胀状态,密封气囊5处于自然状态时与肋筋4之间间隔设置,密封气囊5处于充气状态时与肋筋4之间密封接触,密封气囊5处于膨胀状态时发生拉伸变形并贴合在肋筋4的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793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