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质燃料颗粒双出自动式间歇切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78902.1 | 申请日: | 2019-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522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陈争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20 | 分类号: | B01J2/20;C10L5/44 |
代理公司: | 北京艾皮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777 | 代理人: | 杨克 |
地址: | 163000 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燃料 颗粒 自动 间歇 切割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质燃料颗粒双出自动式间歇切割装置,包括加工壳体和收集底座,所述收集底座位于加工壳体下方,所述加工壳体内连接设置有加热输送腔,所述加热输送腔表面贴合设置有螺旋缠绕的加热电阻丝,所述加工壳体下端位于加热输送腔的下方贯穿设置有两组对称的出料孔,所述加工壳体上端连接设置有上盖,所述上盖上连接设置有输送机构,所述加工壳体下端还连接设置有通过输送机构驱动进行径向往复运动的驱动机构以及位于出料孔下方并通过驱动机构驱动进行间歇式切割的切料机构。本发明切割刀片反向转动并呈相对闭合状,从而合拢并切断物料,与驱动机构部分的配合,可以在间歇往复的运动中不断形成切割,加工更加高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质燃料颗粒加工领域,具体是一种生物质燃料颗粒双出自动式间歇切割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能源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已成为世界重大热门课题之一,受到世界各国政府与科学家的关注。许多国家都制定了相应开发研究计划,如日本的阳光计划、印度的绿色能源工程、美国的能源农场等,其中生物能源的开发利用占有相当大的份额。国外很多生物能源技术和装置已经达到商业化应用程度,同其他生物质能源技术相比较,生物质颗粒燃料技术更容易实现大规模生产和使用。使用生物能源颗粒的方便程度可与燃气、燃油等能源媲美。
生物质燃料由秸秆、稻草、稻壳、花生壳、玉米芯、油茶壳、棉籽壳等以及“三剩物”经过加工产生的块状环保新能源。现有技术中利用研究主要集中在大中型畜禽场沼气工程技术、秸秆气化集中供气技术和垃圾填埋发电技术等项目,对于生物质能颗粒燃料产品的生产加工与直接燃烧利用的研究还刚刚起步。
现有技术中,制粒设备结构一般较为复杂,而利用常规挤出切割结构,则存在有不便于自动化加工的问题,连续自动的加工方式需要配合感应结构和控制机构来进行,而这些电子类结构的增加对于成本的增加较多,且后维护也非常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质燃料颗粒双出自动式间歇切割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生物质燃料颗粒双出自动式间歇切割装置,包括加工壳体和收集底座,所述收集底座位于加工壳体下方,所述加工壳体内连接设置有加热输送腔,所述加热输送腔表面贴合设置有螺旋缠绕的加热电阻丝,所述加工壳体下端位于加热输送腔的下方贯穿设置有两组对称的出料孔,所述加工壳体上端连接设置有上盖,所述上盖上连接设置有输送机构,所述加工壳体下端还连接设置有通过输送机构驱动进行径向往复运动的驱动机构以及位于出料孔下方并通过驱动机构驱动进行间歇式切割的切料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输送腔为漏斗状不锈钢结构,所述加热输送腔下端和加工壳体底部焊接固定,所述加热输送腔上端和上盖活动贴合,位于加热输送腔外围和所述加工壳体之间还填充设置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采用酚醛树脂类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上盖通过铆接方式活动装配在加工壳体上端,所述上盖上还贯穿设置有进料管道,所述进料管道和上端开口相对。
进一步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铆接固定在上盖上端的电机、转动连接在上盖下方的转动轴以及固定设置在转动轴外围的输送叶片组成,所述转动轴上端和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传动,所述转动轴下端贯穿加工壳体底部且与之转动连接,所述输送叶片为螺旋形不锈钢叶片,所述输送叶片边缘和所述加热输送腔内壁活动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收集底座正面设有开口。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轴下端传动连接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转动轴下端外围的驱动齿轮以及与驱动齿轮啮合传动的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上端通过滑动配合组件与加工壳体下端滑动连接,所述滑动配合组件包括焊接固定在活动板上端两侧的滑动条以及滑动套接在滑动条上端的滑动卡组成,所述滑动条为截面呈“T”型的金属条,所述滑动卡设有多组并焊接固定在加工壳体下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未经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789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