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磷掺杂的锂电池高镍正极材料及其制备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77842.1 | 申请日: | 2019-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167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孙赛;高焕新;刘志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1M4/505 | 分类号: | H01M4/505;H01M4/525;H01M10/0525;D01F9/08;B82Y3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掺杂 锂电池 正极 材料 及其 制备 工艺 | ||
1.一种磷掺杂的锂电池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磷掺杂的锂电池正极材料包括磷元素和LiNixMn1-xO2纳米纤维,或包括磷元素和LiNixCoyMn1-x-yO2纳米纤维;所述磷元素的存在形式包括磷酸锂,所述正极材料表面覆有所述磷酸锂;所述LiNixMn1-xO2纳米纤维x的取值范围为0.5x0.95;或所述LiNixCoyMn1-x-yO2纳米纤维x的取值范围为0.1≤x0.9,y的取值范围为0.001y0.4;所述磷掺杂的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含锂源、镍源、锰源、有机碳源的纺丝液,或将含锂源、镍源、钴源、锰源、有机碳源的纺丝液进行静电纺丝;
(2)预氧化处理;(3)与磷源接触;(4)焙烧;
其中,步骤(1)中,所述有机碳源为聚丙烯腈和/或聚酰亚胺;步骤(3)中,所述磷源为植酸;步骤(4)中,所述焙烧的温度范围为500℃~1400℃;所述焙烧在含氧气气氛下进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掺杂的锂电池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磷掺杂的锂电池正极材料的比表面积为0.1m2/g~100m2/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掺杂的锂电池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磷掺杂的锂电池正极材料中磷元素的质量百分数为0.1%~2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磷掺杂的锂电池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磷掺杂的锂电池正极材料中磷元素的质量百分数为0.5%~5%。
5.一种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磷掺杂的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工艺,所述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含锂源、镍源、锰源、有机碳源的纺丝液,或将含锂源、镍源、钴源、锰源、有机碳源的纺丝液进行静电纺丝;
(2)预氧化处理;(3)与磷源接触;(4)焙烧;
其中,步骤(1)中,所述有机碳源为聚丙烯腈和/或聚酰亚胺;步骤(3)中,所述磷源为植酸;步骤(4)中,所述焙烧的温度范围为500℃~1400℃;所述焙烧在含氧气气氛下进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纺丝液中Li+的浓度范围为0.01mol/L~0.9mol/L。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工艺中有机碳源的质量分数范围为5%~20%。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配置纺丝液采用的溶剂包括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工艺中静电纺丝工艺参数为正向电压5KV~30KV,和/或负向电压-0.2KV~-10KV,和/或纺丝口与接收器之间距离为5cm~30cm,和/或纺丝液推注速度为0.02mm/min-0.8mm/min。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工艺中焙烧为分阶段焙烧。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工艺中焙烧在空气或氧气氛围下进行。
12.一种锂离子电池,其包括:
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掺杂的锂电池正极材料;
包含碳、硅、锡中任一种或多种元素的负极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7784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