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字化生物检测芯片及封装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77557.X | 申请日: | 2019-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410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周连群;高旭;李金泽;李传宇;张芷齐;朱文艳;张威;李树力;郭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苏州国科芯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34 | 分类号: | C12M1/34;C12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谢楠 |
地址: | 21516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字化 生物 检测 芯片 封装 夹具 | ||
1.一种检测芯片,包括:
芯片壳体,具有封装腔;
微孔芯片(1),其上成型有若干毛细微孔(11),并被封装于所述封装腔中;
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孔芯片(1)通过支撑结构保持其两面与所述芯片壳体之间均具有间隔,以形成容纳封装油的腔室;每个所述腔室对应的所述芯片壳体上分别成型有流入通道和流出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芯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芯片壳体由设置在所述微孔芯片(1)两侧面的芯片基板(2)及芯片盖板(3)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芯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成型在所述芯片基板(2)或所述芯片盖板(3)上向所述微孔芯片(1)凸起的凸缘。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检测芯片,其特征在于,
至少所述芯片基板(2)及所述芯片盖板(3)之一上具有容纳所微孔芯片(1)的凹槽,所述支撑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凹槽内凹槽底面与所述微孔芯片(1)之间的支撑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检测芯片,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所述芯片基板(2)上的所述流入通道及所述流出通道分别为第一流入通道(22)和第一流出通道(23),所述第一流入通道(22)和所述第一流出通道(23)相对设置在所述微孔芯片(1)两侧,使得第一流入通道(22)、第一流出通道(23)及对应的腔室构成第一流路;设置在所述芯片盖板(3)上的所述流入通道及所述流出通道分别为第二流入通道(32)和第二流出通道(33),所述第二流入通道(32)和所述第二流出通道(33)相对设置在所述微孔芯片(1)两侧,第二流入通道(32)、第二流出通道(33)及对应的腔室构成第二流路;所述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在所述微孔芯片(1)的平面上的投影互相交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检测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盖板(3)上具有分别与所述第一流入通道(22)和第一流出通道(23)连通的第一入口(36)和第一出口(37);所述芯片盖板(3)上还具有分别与所述第二流入通道(32)和第二流出通道(33)连通的第二入口(34)和第二出口(3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测芯片,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夹具基板(7),其上具有容纳所述检测芯片的凹槽;
夹具盖板(8),适于与所述夹具基板(7)配合,以夹紧所述检测芯片;
锁定件,适于锁定所述夹具基板(7)与夹具盖板(8);
其中,所述夹具盖板(8)分别对应所述检测芯片的第一入口、第一出口、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处设有凸台(82),所述凸台(82)用于安装密封橡胶圈(83),以密封所述第一入口(36)、第一出口(37)、第二入口(34)和第二出口(3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检测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件为紧固螺钉(9),其具有若干个;
所述夹具基板(7)和夹具盖板(8)上具有互相配合的孔,供所述紧固螺钉穿过。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检测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盖板(8)对应所述检测芯片位置处开设有观察窗(8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苏州国科芯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苏州国科芯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7755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