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萘法FMA锚固剂专用不饱和聚酯树脂合成方法和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76901.3 | 申请日: | 2019-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055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李强;唐君;王淑敏;徐陈娇;刘晓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南舜天合成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63/676 | 分类号: | C08G63/67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汪浩 |
地址: | 232089 安徽省淮南市潘集***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不饱和聚酯 萘法 不饱和聚酯树脂 专用不饱和聚酯 耐热性 树脂合成 不饱和 锚固剂 通用型 拉伸 耐酸 耐有机溶剂性 综合力学性能 聚醋树脂 热重分析 下降趋势 逐渐增大 通用 耐碱性 减小 总酸 合成 | ||
本发明公开了萘法FMA锚固剂专用不饱和聚酯树脂合成方法和工艺,属于不饱和聚酯树脂合成的领域。本发明与通用不饱和聚酯相比,新型不饱和聚酯树脂的拉伸强度和硬度均超过通用型不饱和聚醋。随着萘法FMA在总酸中摩尔含量的增加,新型不饱和聚酯树脂的拉伸强度和硬度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冲击强度呈下降趋势。当萘法FMA含量为11%‑14%时,新型不饱和聚醋树脂的综合力学性能较好;热重分析表明,随着萘法FMA含量的增加,新型不饱和聚酯的耐热性逐渐增大;当萘法FMA含量为30%时,新型不饱和聚酯的耐热性优于通用不饱和聚酯。新型不饱和聚酯的耐酸、耐碱性、耐有机溶剂性均优于通用型不饱和聚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不饱和聚酯树脂合成领域,尤其涉及萘法FMA锚固剂专用不饱和聚酯树脂合成方法和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应用面越来越广。不饱和树脂的原料萘法苯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从生产废水中提取出来的萘法富马酸应用到不饱和树脂的合成,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苯酐废水的污染问题。综合考虑顾客需求与生产成本等因素的基础上。这种新型锚固剂专用树脂极大的降低了产品的原料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无法跟随需求改变而调整配比,并且原料成本较高的问题,而提出的萘法FMA锚固剂专用不饱和聚酯树脂合成方法和工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萘法FMA锚固剂专用不饱和聚酯树脂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按照摩尔比选取原料PET、二甘醇、催化剂A、催化剂B、萘法FMA、丙二醇、阻聚剂A、阻聚剂B、阻聚剂C、阻聚剂D、稳定剂A;
S2、向反应釜中按照原料摩尔比加入PET、二甘醇、催化剂A和催化剂B,直接升温至230℃,之后保温1.5-4h,保温之后降温150度;
S3、之后向反应釜中按照原料摩尔比加入萘法FMA、丙二醇、阻聚剂B和稳定剂A,以每小时10-15℃的速率升温,至220℃,保温2h,控制酸值45以下;
S4、向反应釜中加入阻聚剂A抽真空,酸值降至28以下后,加入阻聚剂C;
S5、将装置加入兑稀釜中进行兑稀操作,之后再加入对苯二酚降温包装。
优选地,所述S2中的PET和二甘醇摩尔比为:350-400:260-310,所述S3中萘法FMA和丙二醇的摩尔比为:300-400:50-90,所述S5中对苯二酚的摩尔比为:0.03-0.05。
优选地,所述催化剂A和催化剂B分别为醋酸锌和醋酸铅,所述醋酸锌和醋酸铅的摩尔比为:0.3:0.15。
优选地,所述S3和S4中加入阻聚剂A、阻聚剂B和阻聚剂C对于树脂的拉伸强度、冲击强度和硬度有着多维度的影响,可以通过调整阻聚剂A、阻聚剂B和阻聚剂C与原料之间的摩尔比,从而改变树脂的表征特性,具体公式如下:
其中,、和分别为拉伸强度、冲击强度和硬度,,分别代表阻聚剂A:PET、阻聚剂B:二甘醇、阻聚剂C:萘法FMA。
萘法FMA锚固剂专用不饱和聚酯树脂合成工艺,应用于萘法FMA锚固剂专用不饱和聚酯树脂合成方法,包括:PET储罐、二甘醇储罐、萘法FMA储罐、丙二醇储罐、真空泵、反应釜、稀释釜和产品输提机,所述PET储罐、二甘醇储罐、萘法FMA储罐和丙二醇储罐分别通过输送泵向反应釜输送原料,所述反应釜内部通过管道连接真空泵,所述反应釜下方通过输送泵向稀释釜中输送原料,所述稀释釜下方通过产品输提机输送成品。
优选地,所述反应釜夹套通过管道与蒸汽储罐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南舜天合成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淮南舜天合成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769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