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间天文观测任务计算分析系统、方法、介质及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376298.9 | 申请日: | 2019-05-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082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2 |
| 发明(设计)人: | 王红飞;杨世龙;吴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 |
| 主分类号: | G01C21/20 | 分类号: | G01C21/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厉洋洋 |
| 地址: | 10009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空间 天文 观测 任务 计算 分析 系统 方法 介质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间天文观测任务计算分析系统,包括:对象管理与参数配置服务模块、矢量几何动态创建服务模块、时间窗口序列动态创建服务模块和对象可见性计算分析服务模块。将空间天文观测任务的计算分析过程进行矢量化抽象和一体化设计,实现矢量几何动态创建、时间窗口序列动态创建、数据元素动态管理的通用计算分析支持服务,实现空间天文观测计算相关问题的通用化支持。本发明采用面向服务的设计思想,空间天文观测任务计算分析系统进行面向服务的设计,保证各个计算分析服务模块可重用、松耦合、接口明确、独立包含无状态和基于开放的标准,实现计算分析过程服务化。本发明还涉及空间天文观测任务计算分析方法、介质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间天文观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间天文观测任务计算分析系统、方法、介质及设备。
背景技术
面对暗物质、暗能量、天体起源与演化等天文学和基础物理学的挑战和机遇,欧美各国陆续提出了数个大规模的空基和地基巡天项目,目前已经遴选出的旗舰项目包括:美国国家科学院首推的地基大口径全天巡视望远镜项目、欧空局的欧几里德项目和美国的空基短波红外多波段成像与无缝光谱巡天计划,这些项目预计在2020年代初开始投入运行。
空间天文观测(space astronomical observation)是指在距地面几十公里的高空到地球大气层外的太空进行的天文观测。空间天文观测是推动天文学和物理学的根本问题研究的基础。然而现有技术中没有专门的系统来实现空间天文观测任务的计算分析。因此,亟需专门的空间天文观测任务计算分析系统来实现空间天文观测任务计算分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空间天文观测任务计算分析系统、方法、介质及设备。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空间天文观测任务计算分析系统,包括:
对象管理与参数配置服务模块,用于进行场景创建及场景中对象参数的配置管理;
矢量几何动态创建服务模块,用于在所述场景中进行矢量几何动态创建,得到约束计算的空间模型;
数据元素动态管理服务模块,用于提供矢量几何动态创建服务模块所有计算数据元素的维护管理,为任务计算分析提供数据支持;
时间窗口序列动态创建服务模块,用于在所述场景中进行所需类型的时间窗口序列的动态创建;
对象可见性计算分析服务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场景中对象间的链路和观测可见性,以及所述时间窗口序列和所述空间模型,计算满足约束条件的显示观测可见窗口。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间天文观测任务计算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进行场景创建及场景中对象参数的配置管理;
在所述场景中进行矢量几何动态创建,得到约束计算的空间模型;
在所述场景中进行所需类型的时间窗口序列的动态创建;
根据所述场景中对象间的链路和观测可见性,以及所述时间窗口序列和所述空间模型,计算满足约束条件的显示观测可见窗口。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空间天文观测任务计算分析方法。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的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空间天文观测任务计算分析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7629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