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泥砂浆及其制备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75606.6 | 申请日: | 2019-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544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0 |
发明(设计)人: | 庄裕亮;庄世铭;杨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昊立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C04B20/10;C04B24/42;C04B18/08;C04B111/23;C04B103/50 |
代理公司: | 北京精金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0 | 代理人: | 刘先荣 |
地址: | 350011 福建省福州市晋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泥砂浆 及其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属于水泥砂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泥砂浆及其制备工艺。该水泥砂浆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各组分:水泥120‑287份,硅藻土30‑150份,粉煤灰30‑106份,环氧树脂乳液20‑80份,聚乙二醇10‑30份,水100‑206份,增韧剂10‑50份,消泡剂10‑50份。本发明提供的水泥砂浆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如抗压强度和抗弯曲强度,同时还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泥砂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泥砂浆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水泥砂浆是重要的建筑胶凝材料,通常是由石灰石、燃煤、铁粉和粘土等矿物质原料混合后制成的硅酸盐熟料,再在熟料中加入石膏经磨细制成。在实际生产中,为了确保水泥砂浆强度,水泥制造厂家通过技术手段适当掺入一些混合物料,以达到节约矿产资源、降低生产成本、保护环境的目的,其中混合物料主要是一些廉价的矿渣、炉灰、粉煤灰等。但这些水泥砂浆只能满足一般强度要求,对于安全性能高的建筑,对水泥砂浆的韧性、抗裂性、抗渗性、耐腐蚀性等要求较高时,上述传统水泥砂浆的应用范围即受到了较大限制。
为了克服以上问题,人们提出了聚合物砂浆水泥。即将聚合物与无机水泥混合进行改性,其是利用有机材料结合力大、变形性好等优点对水泥砂浆进行改性,改性后的水泥砂浆的强度、粘结力、抗冻性和抗渗力等都有较大的提高。
如中国专利申请CN201510083445.5公开了一种添加有水泥增强剂的水泥砂浆的制备方法,其中水泥砂浆中加入水泥增强剂。经检测,该发明制得的水泥砂浆与同样条件下改性抗压强度相比,28天抗压强度提高5.7MPa。
又如中国专利申请CN201210008871.9公开了一种快干水泥砂浆及其制备方法,其在聚合物、纤维填料的基础上,加入丁苯橡胶乳液以改善水泥砂浆的凝结速度。同时,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发明制得的水泥砂浆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也得到了提高。
在实际生产中,将聚合物与水泥砂浆等无机材料混合也存在诸多问题,如有机物与无机材料的不兼容性导致混合时聚合物的结构及其与无机材料的配比非常关键;如环氧树脂具有诸多优点,如化学稳定性好、耐腐蚀性强、电器绝缘性及收缩率低等,但将其单独用于水泥砂浆改性时制得的水泥砂浆去存在韧性差、容易开裂等缺点。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申请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泥砂浆,其具有优异的抗压强度、韧性及耐腐蚀性等性能,可以满足各种建筑材料的需要。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泥砂浆,按重量份计,其包括以下各组分:水泥120-287份,硅藻土30-150份,粉煤灰30-106份,环氧树脂乳液20-80份,聚乙二醇10-30份,水100-206份,增韧剂10-50份,消泡剂10-50份。
优选地,所述水泥的平径粒径为8-16μm,密度为2.7-3.2g/cm3。
优选地,所述水泥砂浆中还包括氢氧化钙和三乙胺,所述粉煤灰经过以下预处理:
将粉煤灰、氢氧化钙和三乙胺于40-70℃下搅拌混合均匀,搅拌过程中加入相当于粉煤灰3重量%的水,其中氢氧化钙的用量为粉煤灰的5-20重量%;所述三乙胺的用量为粉煤灰的10-15重量%。
在加热条件下,三乙胺与氢氧化钙结合并包裹在粉煤灰表面,对粉煤灰起到改性作用。试验结果表明,经预处理后的粉煤灰制得的水泥砂浆的耐腐蚀性明显提高。
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环氧树脂乳液可市购或自制。其作用是提高水泥砂浆中的无机成分之间的粘结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当聚乙二醇存在下,加入环氧树脂乳液后,水泥砂浆的韧性明显增强。否则,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单独加入环氧树脂乳,水泥砂浆的力学性能并无明显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昊立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昊立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756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