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雷射二极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75009.3 | 申请日: | 2019-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124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灿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S5/022 | 分类号: | H01S5/022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邓琪 |
地址: | 200081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雷射 二极管 装置 | ||
一种雷射二极管装置,其包括雷射二极管元件、透镜、第一承载件、驱动芯片以及第二承载件,其中第一承载件用于容置雷射二极管元件以及透镜,第二承载件用于容置驱动芯片,并配置于第一承载件的下方以承载第一承载件,且与第一承载件电连接。本发明采用直接迭加的第一承载件以及第二承载件大幅减少了雷射二极管元件以及驱动芯片之间的走线距离,减少因走线距离过长所造成的讯号损耗;且大幅减少雷射二极管元件以及驱动芯片于线路上所占表面积,更增进布线便利度;此外,通过两个承载体将雷射二极管元件以及驱动芯片彼此热电隔离,避免雷射二极管元件的热能影响驱动芯片的效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雷射二极管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减少讯号传输距离的雷射二极管装置。
背景技术
雷射二极管因具有直线传播、微光点、高光密度等优势,其广泛应用于读取、通讯、量测或感测等领域,近年来更是大幅使用于行动装置(例如:智能型手机、平板计算机等)中的人脸辨识或物体辨识的应用,例如搭配飞时测距(Time of Flight,ToF)技术进行人脸辨识。而习知的雷射二极管常配合驱动芯片所产生的驱动讯号来进行对应的操作,即雷射二极管根据接收的驱动讯号来发光,因此雷射二极管的驱动速度仰赖所接收的驱动讯号来控制,其中,雷射二极管的驱动速度直接影响辨识效果的好坏,驱动速度越快,辨识的速度亦加快,更可提升辨识的精准度。
由于用来传输驱动讯号的走线越长,驱动讯号会因为走线本身所具有的电性(例如:阻抗)而造成讯号强度的损耗以及降低,导致雷射二极管驱动速度的减缓,进而无法提升辨识的速度以及效果。
发明内容
因此,为了减少雷射二极管与驱动芯片之间的讯号传输距离以提升雷射二极管的驱动速度,本发明提出一种雷射二极管装置。
按照本发明,雷射二极管装置包括雷射二极管元件、透镜、第一承载件、驱动芯片以及第二承载件等雷射二极管模组以及驱动芯片模组,其中第一承载件用于容置雷射二极管元件以及透镜,第二承载件用于容置驱动芯片,并配置于第一承载件的下方以承载第一承载件,且与第一承载件电连接。
特别地,第一承载件包括第一陶瓷载体、第一金属层、第一侧壁、第一支撑部以及第一电极部,其中第一金属层配置于第一陶瓷载体的上方,第一侧壁配置于第一金属层的上方,第一支撑部突出于第一侧壁的内侧,并与第一侧壁以及第一金属层定义出第一容置空间以及第二容置空间,第一电极部配置于第一陶瓷载体的下方。
可选地,第一容置空间用于容置雷射二极管元件,第二容置空间用于容置透镜。
可选地,第一陶瓷载体包括多个第一通孔,该多个第一通孔用于设置连接于金属层与第一电极部之间的导线。
可选地,其中第一电极部包括第一电极以及第二电极,用于分别与雷射二极管元件电连接。
特别地,第二承载件包括第二陶瓷载体、第二金属层、第二侧壁、第二支撑部以及第二电极部,其中,第二金属层配置于第二陶瓷载体的上方,第二侧壁配置于第二金属层的上方,第二支撑部突出于第二侧壁的内侧,并与第二金属层以及第二侧壁定义出第三容置空间以及第四容置空间,第二电极部,配置于第二陶瓷载体的下方。
可选地,其中第三容置空间用于容置驱动芯片,第四容置空间用于承载第一电极部,第一电极部与第二侧壁电连接。
可选地,其中第二陶瓷载体包括多个第二通孔,多个第二通孔用于设置连接于第二金属层与第二电极部之间的导线。
可选地,第二陶瓷载体、第二金属层、第二侧壁以及第二支撑部为一体成形。
可选地,雷射二极管装置的高度与影像传感器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灿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灿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750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片上分布反馈光参量振荡器
- 下一篇:一种半导体激光空心激光光源发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