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声纳不规则探测范围显示方法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374566.3 | 申请日: | 2019-05-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090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 发明(设计)人: | 孙飞虎;刘轩羽;高善国;张扬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1S7/52 | 分类号: | G01S7/52;G01S7/5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安思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2 | 代理人: | 陈琳琳;杨青 |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声纳 不规则 探测 范围 显示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声纳不规则探测范围显示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被动声纳方程计算岸基声纳的优质因素;
基于声场分析推算传播损失;
通过优质因素与传播损失相等的关系,获取若干个探测方向上的岸基声纳作用距离,从而确定岸基声纳探测范围;
基于抛物线插值的探测范围曲线平滑方法,生成封闭的岸基声纳探测能力圈曲线并进行显示;
所述基于声场分析推算传播损失;具体包括:
步骤2-1)在一个探测方向j上,上,其中,Δ是预置的角度常数,按照传播损失值的位置与岸基声纳的距离由近到远排列,依次获取探测方向j上的传播损失值:l1,l2,...,ln;其中n为传播损失值的个数,与所选取的距离有关;
步骤2-2)选取平滑窗的宽度为w,则平滑后的第i个传播损失值为:
则在探测方向j上平滑的传播损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纳不规则探测范围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岸基声纳的优质因素的计算公式为:
FOM=SL-NL+GS+GT-DT
其中,FOM为岸基声纳的优质因素;SL为目标辐射噪声源级;NL为环境噪声级;GS和GT分别表示声纳系统的空间增益和时间增益;DT为检测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声纳不规则探测范围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优质因素与传播损失相等的关系,获取若干个探测方向上的岸基声纳作用距离,从而确定岸基声纳探测范围;具体为:
对于每个探测方向,选取与FOM值差别最小的该方向上的平滑后的传播损失值,其对应的探测距离作为该探测方向上的声纳探测距离d;所述探测范围以数据对角度,探测距离的形式表示为(φ,d),其中φ表示角度,范围为[0°,360°];以岸基声纳的正北方向为0°,顺时针方向增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声纳不规则探测范围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抛物线差值的探测范围曲线平滑方法,生成封闭的岸基声纳探测能力圈曲线并进行显示,具体包括:
步骤4-1)建立一个直角坐标系OXY,以岸基声纳为坐标原点,横轴OX表示为90°方向,纵轴OY表示0°方向;数据对(φ,d)在坐标系OXY表示为(x,y):
步骤4-2)对坐标系OXY中的不规则图形分块,对每块数据进行二次插值后会得到一个二次曲线;由此得到多段二次曲线;
步骤4-3)对多段二次曲线进行拟合得到封闭的水声岸站探测能力圈曲线,然后进行显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声纳不规则探测范围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2)具体包括:
步骤4-2-1)以横轴和纵轴为界,把不规则图形分为四块;
步骤4-2-2)在每块数据中均匀的选取三个点(x0,y0),(x1,y1),(x2,y2);根据抛物线插值的方法,找到一个不超过二次函数y=L(x),使得L(x)满足条件:L(x0)=y0,L(x1)=y1,L(x2)=y2,其中,L(x)的形式如下L(x)=a0+a1x+a2x2,根据抛物线插值算法得下式:
求解式中二次多项式系数a0,a1,a2,得到y=L(x)的二次曲线。
6.一种声纳不规则探测范围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优质因素计算模块,用于基于被动声纳方程计算岸基声纳的优质因素;
传播损失计算模块,用于基于声场分析推算传播损失;
探测范围确定模块,用于通过优质因素与传播损失相等的关系,获取若干个探测方向上的岸基声纳作用距离,从而确定岸基声纳探测范围;和
探测能力圈显示模块,用于基于抛物线插值的探测范围曲线平滑方法,生成封闭的岸基声纳探测能力圈曲线并进行显示;
所述传播损失计算模块的具体实现过程包括:
步骤2-1)在一个探测方向j上,上,其中,Δ是预置的角度常数,按照传播损失值的位置与岸基声纳的距离由近到远排列,依次获取探测方向j上的传播损失值:l1,l2,...,ln;其中n为传播损失值的个数,与所选取的距离有关;
步骤2-2)选取平滑窗的宽度为w,则平滑后的第i个传播损失值为:
则在探测方向j上平滑的传播损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7456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场端多线束激光雷达的离线标定方法
- 下一篇:一种泥浆中超声波激励方法与电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