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眼底影像检查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73947.X | 申请日: | 2019-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984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李亚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智诠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3/12 | 分类号: | A61B3/12;A61B3/14 |
代理公司: | 深圳英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71 | 代理人: | 林俊远 |
地址: | 310004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眼底相机 控制电路板 主机 调焦结构 数据连接端口 网络通信模块 薄膜按键 检查装置 眼底影像 照明结构 放置槽 透镜组 壳体 终端 电池连接 电源接口 眼底检查 眼疾治疗 存储器 收纳 镜头 直杆式 折叠 处理器 主板 显示屏 键盘 电池 检查 体内 侧面 | ||
一种眼底影像检查装置,包括眼底相机和检查终端,检查终端包括与主机部分连接并能够折叠至主机上的显示屏,主机上设有键盘、眼底相机放置槽、电源接口及多种数据连接端口;主机内设有主板、处理器、存储器和网络通信模块;眼底相机放置槽用于收纳所述眼底相机;眼底相机为直杆式的眼底相机,壳体的前端设有镜头,镜头内侧依序设有照明结构、透镜组、调焦结构和电池;透镜组外侧的壳体上设有薄膜按键,调焦结构的侧面的壳体内设有与电池连接的控制电路板,调焦结构、照明结构及薄膜按键与控制电路板连接;控制电路板连接有网络通信模块及数据连接端口。本发明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极大提高了眼底检查的效率,为眼疾治疗提供了更有保障的支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眼科检查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包括小型直杆式眼底相机和检查终端组合套装的眼底影像检查装置。
背景技术
眼底的检查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检查项目,为了能够准确地得到诊断的判断数据,需要采用了眼底影像采集设备对眼底的情况进行影像采集,眼底的检查必须采用仪器设备才可以实现。眼底也称为眼后节,是指眼球内位于晶状体以后的部位,包括玻璃体、脉络膜、视神经和视网膜。常用的仪器设备一般是直接检眼镜、间接检眼镜、眼底照相、扫描激光眼底镜、视神经乳头分析仪、光学相干断层摄像等。而比较准确和直接的就是眼底照相检查,能够直接获得眼底的影响进行医疗判断,而现有的眼底相机,无论是哪一种原理的,均为台式固定的眼底相机设备,需要固定在检测台上,并且连接台式终端计算机和显示器进行信号处理和影像显示。要做眼底照相检查的患者必须要到特定的检查室才能做眼底照相,而诊疗的医生也只能在检查完得到图像后才能获得检查数据进行医疗判断,或者是医生需要到特定的检查室才可以进行实时的检查,而且设备提交较大,检查灵活性和便利性极为不足。
在光学对焦的相机结构中,对焦的精准度直接关系到整个相机拍照或者录像的质量。目前很多物料调焦的相机在精准度上无法控制到很精准,在极细微的情况下出现画面晃动或者模糊的情况。常用的单反相机或一些相机镜头的调焦结构有两种,一种是镜头电机式的调焦结构,这种结构可以通过镜头的旋转带动内部透镜组移动实现变焦;另一种是电机内置于相机内通过电机和变向齿轮带动固定好透镜组的镜头来回移动实现变焦;传统的多为后者,电机内置于相机内,位于镜头组的一侧平行,而通过专项齿轮带动平行设置的180度夹角的镜头组移动,这种结构除了可以使电机和镜头组更紧凑,使相机整体结构更小以外,更重要的是通过动力转向,去除了由于电机输出轴的抖动有可能导致的镜头组的晃动;但是由于转向齿轮的依然是存在轴向的振动可能性,其稳定性不能到达完美的程度;而电子相机中,更多的是采用镜头电机式的调焦结构,其通过将镜头内设置成具有电机转动驱动的结构,整个镜头自身作为电机使用,提供旋转动力源,从而更好的解决了镜头抖动的问题。在很多应用中,需要用到直杆型的相机结构,如果采用镜头电机式调焦结构,由于镜头电机式的调焦结构制作工艺和精密度要求非常高,不仅是结构装配复杂度高,而且会极大的增加了相机的成本。但是,现有的其他的调焦结构应用在直杆型的相机中时,均不能避免调焦过程中出现轴向晃动,降低拍摄精准度的缺陷存在。
为了更好的适应眼底照相的检查需要,亟待一种结构轻巧、操作方便的眼底相机设备出现,以提高眼底检查的效率和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眼底影像检查装置,其为结构轻巧且操作方便的相机和终端整套便携式设备。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眼底影像检查装置,其中,包括眼底相机和检查终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智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智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7394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