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公共浴室全余热回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73454.6 | 申请日: | 2019-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602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庆;魏建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4/02 | 分类号: | F24H4/02;F24H9/00;F25B30/06;F24H9/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海智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2 | 代理人: | 王志东 |
地址: | 10261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泵 污水收集池 洗浴热水 淋浴间 储存箱 余热回收系统 公共浴室 连通 排放出口 配合设置 热量回收 热水输送 洗浴空间 洗浴用水 系统管路 下水管路 淋浴水 加热 储存 污水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公共浴室全余热回收系统,包括第一热泵、与所述第一热泵相连通的洗浴热水储存箱、淋浴间、污水收集池和第二热泵:所述淋浴间:接收所述洗浴热水储存箱的热水输送并作为洗浴空间;所述污水收集池:连通于所述淋浴间的下水管路,以将所述淋浴间的洗浴用水进行收集并设有污水的排放出口;所述第二热泵:连通于所述污水收集池以将所述污水收集池内的热水的能量进行收集,所述第二热泵连通于所述洗浴热水储存箱以对所述洗浴热水储存箱内的水进行加热。本发明所述公共浴室全余热回收系统系统管路构成简单,通过第一热泵、洗浴热水储存箱、淋浴间、污水收集池和第二热泵的配合设置实现对淋浴水的热量回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淋浴水余热利用设备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公共浴室全余热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各大院校、企事业单位、部队、洗浴中心等大中小型单位,都建设有公共浴室间,特别是食品企业与畜牧单位,每天洗浴人数量众多,消耗热水量大,人们洗浴时必然会排放大量带有余热的温水至下水道,这些温度相对较高的污水每天都在消耗着。
这些带有温度的温水大部分经过地下污水管线汇流到污水处理厂,污水自身蕴藏的热量会顺着下水管道白白浪费掉了。
例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为CN201610686900.5的专利申请文献公开了一种采用直燃式吸收热泵的浴室余热回收系统,包括热水箱、洗浴装置、废水箱、废水收集管、过滤器、废水水泵、水-水换热器、废水放空管、烟气换热器、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吸收器;
所述洗浴装置安装在热水箱的底部;所述废水箱安装在洗浴装置的下方;所述废水箱通过废水收集管连接过滤器;废水箱的底部设有一带阀门的废水放空管;
所述过滤器通过废水水泵连接水-水换热器的热水进口;水-水换热器的热水出口通过管路连接蒸发器的入口,蒸发器的出口通过管路连接废水放空管;
所述水-水换热器的进水口通过第一输水管连接自来水泵;水-水换热器的出水口通过管路连接吸收器的入口,吸收器的出水口通过管路连接冷凝器的进水口,冷凝器的出水口通过第三管路连接热水箱的顶部;所述热水箱的底部还通过B旁通管连接在自来水泵的上游管路上;
所述烟气换热器的进水口通过第二输水管连接第一输水管;烟气换热器的出水口通过三通阀的其中一个端口连接热泵发生器的进水口,热泵发生器的出水口通过第三管路连接热水箱;所述三通阀的另一个端口直接与第三管路连接;所述热泵发生器的烟气出口连接烟气换热器。
上述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采用直燃式吸收热泵的浴室余热回收系统,但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系统管路复杂不便于后期维护的技术问题。
基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如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公共浴室全余热回收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公共浴室全余热回收系统,系统管路构成简单,通过第一热泵、洗浴热水储存箱、淋浴间、污水收集池和第二热泵的配合设置实现对淋浴水的热量回收,从而节约了能源。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公共浴室全余热回收系统,包括第一热泵、洗浴热水储存箱、淋浴间、污水收集池和第二热泵:
所述第一热泵:用于将所述洗浴热水储存箱内的水进行加热;
所述洗浴热水储存箱:连通于所述第一热泵以接收所述第一热泵提供的热量;
所述淋浴间:接收所述洗浴热水储存箱的热水输送并作为洗浴空间;
所述污水收集池:连通于所述淋浴间的下水管路,以将所述淋浴间的洗浴用水进行收集并设有污水的排放出口;
所述第二热泵:连通于所述污水收集池以将所述污水收集池内的热水的热量进行吸收,所述第二热泵连通于所述洗浴热水储存箱以对所述洗浴热水储存箱内的水进行加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734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