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耐湿性金属化聚丙烯薄膜电容器及其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73084.6 | 申请日: | 2019-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646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谢平;王亚民;周小毛;雷鸣;李嘉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华新动力电容(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4/33 | 分类号: | H01G4/33;H01G4/005;H01G4/224;H01G4/228 |
代理公司: | 安化县梅山专利事务所 43005 | 代理人: | 夏赞希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丙烯薄膜表面 芯子 喷金 金属化聚丙烯薄膜电容器 电容器 高耐湿性 赋能 电容器技术领域 铝线 低温等离子体 电晕处理 焊接作业 金属镀层 铝箔胶带 喷金材料 容量衰减 寿命试验 芯子表面 自动测试 自动供料 焊接机 焊接头 悬挂键 震动盘 包覆 镀膜 脚距 焊接 加工 制造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耐湿性金属化聚丙烯薄膜电容器的加工方法,涉及电容器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镀膜,对聚丙烯薄膜表面进行低温等离子体电晕处理,使得聚丙烯薄膜表面能形成悬挂键,之后在聚丙烯薄膜表面镀上金属镀层;S2,喷金,对芯子进行喷金处理,喷金材料为锌铝线,并在喷金完成后在芯子表面包覆铝箔胶带;S3,赋能,芯子在赋能机上自动测试;S4,焊接,芯子经震动盘自动供料至焊接机,调节好焊接头之间的间距等于电容器的脚距后进行焊接作业,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上述方法制造出的电容器可以满足85℃、85%RH、1倍额定电压、1000小时的寿命试验,其容量衰减小于1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丙烯薄膜电容器,具体一种高耐湿性金属化聚丙烯薄膜电容器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金属化聚丙烯薄膜电容器是以聚丙烯薄膜作为介质,在其表面采用真空蒸镀的方式镀上金属层,通常金属元素为锌和铝,金属化膜经过卷绕、喷金、焊接、装壳、灌胶、固化等工艺制造而成为电容器。其具有体积小、频率特性好、工作温度范围广、长寿命、高可靠性和环保等诸多优点,适用于整机产品小型化、大电流、高温、高可靠、高环保的发展趋势要求。
一般金属化聚丙烯薄膜电容所采用的封装材料为胺类环氧树脂加PBT塑壳,PBT塑壳高温高湿条件下,在水气吸附、吸收和扩散等作用下,水气会进入薄膜,薄膜在吸湿后会发生镀层腐蚀、喷金层脱离,产品ESR大幅度增加,容量会急剧降低,极大地缩短了电容器的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耐湿性金属化聚丙烯薄膜电容器及其加工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耐湿性金属化聚丙烯薄膜电容器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镀膜,对聚丙烯薄膜表面进行低温等离子体电晕处理,使得聚丙烯薄膜表面能形成悬挂键,之后在聚丙烯薄膜表面镀上金属镀层;
S2,喷金,对芯子进行喷金处理,喷金材料为锌铝线,并在喷金完成后在芯子表面包覆铝箔胶带;
S3,赋能,芯子在赋能机上自动测试;
S4,焊接,芯子经震动盘自动供料至焊接机,调节好焊接头之间的间距等于电容器的脚距后进行焊接作业;
S5,真空灌胶,将焊接好的芯子插进相应的PPS胶壳里,然后整齐排列在专用灌胶托盘里,然后进入真空灌胶机,在真空灌胶机的作用下依次将酸酐类环氧树脂灌进PPS胶壳内直至胶面接近PPS胶壳的沿口;
S6,固化,灌胶完成后的电容器送入烤箱里进行固化,固化结束后待电容器冷却至室温后进行电性能测试。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S1中,所述聚丙烯薄膜表面进行镀上金属镀层后,在其外部涂覆一层抗氧化油。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S2中,喷金时采用三枪自动喷金机,喷金电压20V,气压0.45兆帕,电流75A,喷金高度150mm,喷金厚度0.7mm。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步骤S2中,铝箔胶带由铝箔、PP膜及粘胶剂组成,总厚度70~80μm。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步骤S5中,在进行真空灌胶前,芯子和PPS胶壳经过去潮处理。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去潮处理在鼓风式电热烤箱内进行,鼓风式电热烤箱的温度设定为80℃,时间为6h,且在达到设定时间后,鼓风式电热烤的风机继续工作直至鼓风式电热烤箱内温度降至40℃或以下后,将芯子和PPS胶壳取出。
一种高耐湿性金属化聚丙烯薄膜电容器,包括导线和芯子,芯子的表面设有喷金层,所述芯子外包覆有铝箔胶带,芯子被PPS胶壳封装在内,且PPS胶壳与芯子之间灌封有酸酐类环氧树脂,导线与芯子连接并穿出PPS胶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华新动力电容(苏州)有限公司,未经艾华新动力电容(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730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薄膜电容器
- 下一篇:驻极电极及其制备方法、驻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