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相变吸收内能并转化为常用能源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72990.4 | 申请日: | 2019-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808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刘超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超才 |
主分类号: | F01K25/10 | 分类号: | F01K25/10;F01K27/00;F01B23/10;F01B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呱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贺亚明;杨乐 |
地址: | 6103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 相变 吸收 内能 转化 常用 能源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应用相变吸收内能并转化为常用能源的装置,包括用于进行热量交换的第一回路、用于与第一回路完成换热过程的第二回路和第三回路、用于与第二回路和第三回路完成热功转化的第四回路,所述第一回路、第二回路、第三回路和第四回路中均设置有冷媒,整个系统与外界交换能量的过程中,系统与外界没有物质的交换,能量损耗低,对环境无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能源转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相变吸收内能并转化为常用能源的装置。
背景技术
能源一直都是各国重点关注的对象,也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现有的能源获取途径主要有水电、核电、光、风能、煤、石油、天然气、页岩气、有机物等。其中水电能源最为清洁,但修建所用的成本太高,且因其有地域限制,灵活性差,再生困难;核电虽然产能量大,但污染性高,同时也不灵活,不可再生;太阳能作为可再生能源,但转化为其他形式的常用能源不易,且转化效率较低,有时间限制;风能限制于时段和地段,转化为常规能源不灵活且效率较低;煤的应用污染大且使用不方便,效率低下,再生困难;石油、页岩气、天然气等应用广泛,但同样对环境会产生破坏,再生困难;有机物转化为常规能源转化率低,少有转化为常规的可应用能源实例。
现今的社会对能量需求巨大,但能源资源有限,由于能量守恒定律克制,我们生存的环境中并不缺少能量,缺少的是从环境中获取能量的手段,那么如何从环境中获取能量就成了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相变吸收内能并转化为常用能源的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技术不成熟而导致的不能从环境中直接获取能量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相变吸收内能并转化为常用能源的装置,包括用于进行热量交换的第一回路、用于与第一回路完成换热过程的第二回路和第三回路,用于与第二回路和第三回路完成热功转化的第四回路。所述第一回路、第二回路、第三回路和第四回路中均设置有冷媒。所述第一回路内包括蒸发器、与蒸发器连通的压缩机、与压缩机连通的热交换器、与热交换器连通的节流阀(或膨胀机),所述节流阀(或膨胀机)与蒸发器连通形成回路,完成对环境的吸能,对系统的供能。所述第二回路与压缩机压缩后的冷媒在热交换器内完成换热,还包括有用于将第二回路中的热量进行换热的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完成所吸收热量的换能。所述第三回路与蒸发器的冷媒完成换热,还包括有用于将第三回路中的冷量进行换冷的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所述第四回路内包括第一换热器密闭腔、第二换热器密闭腔和活塞,用于将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换热后的热量、冷量转化为动能。所述第二回路和第三回路均连接第一换热器的两条通路内,所述第二回路和第三回路均连接第二换热器的两条通路内,所述第一换热器密闭腔和第二换热器密闭腔连接在活塞的两端,所述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与第二回路和第三回路之间均设置有用于控制通路的换能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蒸发器与压缩机之间还连通有预热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回路与换热器之间的部分设置有第一储能液。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回路与蒸发器换热之间的部分设置有第二储能液。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与第二回路和第三回路之间设置有控制通路的换能开关包括四个,分别为第一换能开关、第二换能开关、第三换能开关和第四换能开关,所述第一换能开关和第三换能开关连接在第一换热器上,第二换能开关和第四换能开关连接在第二换热器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空压机,所述空压机包括正压箱和负压箱,所述正压箱和负压箱均与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连通,所述正压箱与第一换热器之间设置有第五换能开关,所述负压箱与第二换热器之间设置有第六换能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活塞连接曲轴。
进一步地,所述曲轴联接发电机或其它用能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冷媒优选为二氧化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超才,未经刘超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729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