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锆合金棒材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72723.7 | 申请日: | 2019-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895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发明(设计)人: | 孙阳平;罗晓东;赵林科;党文尧;薛艳丽;崔卫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核宝钛锆业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37/04 | 分类号: | B21C37/04;C22F1/18;C22F1/02;C22C1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陈超 |
地址: | 721006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金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锆合金棒材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锆合金棒坯进行淬火处理,得到第一棒材;对第一棒材进行至少一次挤压处理,得到第二棒材;对第二棒材进行冷旋锻处理,得到第三棒材;对第三棒材进行真空退火处理,得到第四棒材;对第四棒材进行整形处理,得到锆合金棒材。采用这种锆合金棒材制备方法,操作方便并且具有较强的工艺可控性,制得的锆合金棒材延展性强、成品率高,抗均匀腐蚀性能更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锆合金棒材制备方法及基于该方法制得的锆合金棒材。
背景技术
核级锆合金棒材一般用于核燃料组件中包壳端塞,涉及核燃料组件的安全性能。传统的棒材加工工艺存在问题是热轧/热锻道次变形量小,变形道次多,棒坯经多道次热轧易产生折叠、粘结等表面缺陷;当热轧/热锻棒坯尺寸较大时,后续冷加工工序变形量大,由于锆金属为密排六方结构晶体,棒材后序冷加工变形易产生形变织构,表现为低倍组织检验时棒材端面腐蚀不均匀,棒材端面心部易出现腐蚀点坑现象;当热轧棒坯直径较小时,由于需对棒坯表面氧化层及缺陷去除,材料表面去除量相对较大,导致棒材成品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工艺可控性较强,成品率高,进而制备得到一种抗均匀腐蚀性能好,尺寸更近准,性能更稳定锆合金棒材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锆合金棒材的制备方法,对锆合金棒坯进行淬火处理,得到第一棒材;对所述第一棒材进行至少一次挤压处理,得到第二棒材;对所述第二棒材进行冷旋锻处理,得到第三棒材;对所述第三棒材进行真空退火处理,得到第四棒材;对所述第四棒材进行整形处理,得到锆合金棒材。
进一步的,所述淬火处理为对所述锆合金棒材进行β相淬火处理;所述淬火处理的加热温度为1000℃-1200℃;所述淬火处理的转移时间小于40秒。
进一步的,所述对所述第一棒材进行至少一次挤压处理得到第二棒材;包括:对所述第一棒材进行表面玻璃润滑涂层处理;对已进行表面玻璃润滑涂层处理的所述第一棒材进行烘干处理;对已进行烘干处理的所述第一棒材进行加热处理;对已进行加热处理的所述第一棒材进行挤压处理,得到所述第二棒材。
进一步的,所述对已进行烘干处理的所述第一棒材进行加热处理;其中,所述加热处理的加热温度为650℃-800℃。
进一步的,所述对所述第二棒材进行冷旋锻处理得到第三棒材;包括:对所述第二棒材进行冷旋锻处理;对已进行冷旋锻处理的所述第二棒材进行除油脱脂处理,得到所述第三棒材。
进一步的,所述冷旋锻处理为对所述第二棒材进行多道次冷旋锻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多道次冷旋锻处理中的单道次变形量为9%-25%;所述多道次冷旋锻处理中的总变形量为35%-45%。
进一步的,所述真空退火处理的退火温度为580℃-750摄氏度;所述真空退火处理的退火时间为1h-3.5h;所述真空退火处理的真空压强小于1×10-2Pa。
进一步的,所述对所述第四棒材进行整形处理得到锆合金棒材;包括:对所述第四棒材进行矫直处理;对经矫直处理的所述第四棒材进行磨削处理,得到所述锆合金棒材。
进一步的,所述磨削处理包括依次进行的粗磨处理和精磨处理。
本发明旨在保护一种锆合金棒材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锆合金棒坯进行淬火处理,得到第一棒材;对第一棒材进行至少一次挤压处理,得到第二棒材;对第二棒材进行冷旋锻处理,得到第三棒材;对第三棒材进行真空退火处理,得到第四棒材;对第四棒材进行整形处理,得到锆合金棒材。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核宝钛锆业股份公司,未经国核宝钛锆业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727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