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浏览器的辅助翻译译审同步系统和实现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371999.3 | 申请日: | 2019-05-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133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 发明(设计)人: | 陈件;刘嘉明;陈云财;张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一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L29/06 |
| 代理公司: | 上海骁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15 | 代理人: | 赵俊寅 |
| 地址: | 20009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浏览器 辅助 翻译 同步 系统 实现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浏览器的辅助翻译译审同步系统和实现方法,其将翻译和审校同时进行,且可以精确到句子级别,翻译人员在确认一个句子的译文以后,审校人员即可实时看到翻译人员翻译的内容,并进行审校工作,极大的缩短了整个翻译周期。另外通过对具体语句进行占用权设计以及各个客户端的同步机制设计,可以实现各个客户端的翻译和审校同步进行,从而大大提高翻译和审校效率。而且对语句进行占用权设计还能够实现编辑控制和避免数据紊乱、状态错误等。本发明采用socketclent监控客户端的所有状态,从而监控所有翻译句段segment的编辑状态,不会出现因为意外断连时没有及时解锁而导致的编辑句段出现死锁的状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翻译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浏览器的辅助翻译译审同步系统和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翻译模式中,一般会存在翻译和审校两种角色,一个文档要完成翻译,一般做法是翻译人员翻译完成整篇文档翻译后再交给审校人员审校。这样往往会出现审校人员等待翻译人员翻译完成翻译,效率非常低下。一般在线辅助翻译系统中,翻译和审校人员都可以在线完成翻译和审校工作,但是和传统翻译模式一样,审校人员也需要等待译员完成翻译后才可以进行审校工作,不能真正实现翻译和审校同步进行。
经过申请人调研,现有技术存在缺陷或不足:
1、现在市场上已有的CAT(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产品只有少部分实现了译审同步功能,而这部分产品的译审同步的实时性并不好,消息延迟高,无法及时得到协同工作者的工作信息,当审核人员获取到相关翻译人员的翻译结果时已经过去了相当一段时间了。
2、当前很多服务提供商主要采用着轮询的方式来同步数据,通过长连接持续询问服务器是否有新数据更新,这种方式存在以下问题:
2.1网络流量压力大,当翻译人员或者审核人员的网络带宽较小时通讯速度会明显下降。
2.2数据多次跳转,翻译数据与审核数据需要先同步至服务端由服务端存入数据库后,再由客户端请求数据,实现数据同步。
2.3多服务实例协同性差,通过使用相同的数据库实例来同步信息,对数据库产生较大的压力,影响数据库为其他业务提供服务。
3、无法监控所有正在使用人员的操作状态
3.1两个以上人员如果同时对一条数据进行操作会出现数据错乱的问题。
3.2当无人编辑时产生的数据同步请求为无用请求对后端服务器产生额外的压力和资源浪费。
4、使用简单的加锁机
4.1上下文不一致,无法监控操作者状态。
4.2出现异常状态推出时无法及时解锁导致死锁。
4.3并发过高时解锁错误出现死锁。
4.4轮询查询锁状态,出现句段锁未锁死字段,出现编辑错乱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浏览器的辅助翻译译审同步系统和实现方法,其将翻译和审校同时进行,且可以精确到句子级别,翻译人员在确认一个句子的译文以后,审校人员即可实时看到翻译人员翻译的内容,并进行审校工作,极大的缩短了整个翻译周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浏览器的辅助翻译译审同步系统,包括:
WebSocketRegisterCenter,内置有Session集, Session集用于为每个WebSocketServer的客户分配sessionId;每个sessionId作为客户的唯一标识、且分组集存储在对应的Session集内;
客户端,用于访问WebSocketServer上的CAT,并对客户端上的数据进行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一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一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719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