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型在环测试方法及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371768.2 | 申请日: | 2019-05-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964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 发明(设计)人: | 王克坚;郭清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1/36 | 分类号: | G06F11/3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王伟锋;刘铁生 |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义区仁***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测试用例数据 测试输入模块 测试 测试方法及装置 功能需求 调用 测试技术领域 测试用例模板 嵌入式系统 测试模型 测试需求 多个属性 脚本生成 输出测试 属性信息 优化模型 覆盖度 加载 预设 追溯 灵活 应用 优化 维护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型在环测试方法及装置,涉及嵌入式系统测试技术领域,优化了向测试模型导入测试用例数据的方法,同时在导入时还可以根据测试需求而灵活地增加导入的测试用例数据的属性信息,从而既使得所设计的测试用例满足功能需求和覆盖度,方便测试人员执行追溯、维护和更改,本发明的主要技术方案为:从测试用例模板上获取测试用例数据,测试用例数据包含至少一组测试用例,每组测试用例对应一个功能需求,测试用例包含多个属性信息;通过调用预设脚本生成测试用例数据对应的测试输入模块,测试输入模块内加载有测试用例数据;调用测试输入模块,执行测试输入模块内加载的测试用例数据,输出测试报告。本发明应用于优化模型在环测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嵌入式系统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型在环测试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模型在环(Model-in-the-Loop,MIL)测试,是使用基于模型(Model-based,MBD)的开发设计过程中的一种测试验证方法,是针对从模型到需求的测试。MIL测试通常用来验证功能的实现,确保模型可以准确、完整地捕获了需求,是工程师验证算法的常用方法。
在进行MIL测试时,首要的关键步骤就是测试用例的设计。目前,通常是使用下述两种方法设计测试用例:一种是使用矩阵实验室(Matrix Laboratory,Matlab)自带的组件来生成测试用例,但是该种方法只能从覆盖度上验证逻辑的合理性;另一种是根据功能需求设计测试用例,例如,在Excel内编写大量的测试用例,然后将其导入到测试输入模块(Signal Builder)中,但是,在导入的过程中如果不满足测试用例导入格式要求时,测试输入模块是不能成功地加载测试用例的,所以这就需要在编写测试用例时只可以按照固定格式,比如,Excel内仅编辑测试用例包含测试时间和测试输入,如果再多一个属性信息(比如:期望输出),那么就不满足测试用例导入格式要求,所以本方法使得编辑测试用例过于死板,从而也不方便于对测试执行的追溯、维护和更改。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模型在环测试方法及装置,主要目的在于优化了向测试模型导入测试用例数据的方法,同时在导入时还可以根据测试需求而灵活地增加导入的测试用例数据的属性信息,从而既使得所设计的测试用例满足功能需求和覆盖度,又更加直观地向测试人员展示测试用例数据,在结束一次测试任务之后也方便于测试人员对测试用例数据的追溯、维护和更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模型在环测试方法,该方法包括:
从测试用例模板上获取测试用例数据,所述测试用例数据包含1组或多组测试用例,每组测试用例对应一个功能需求,所述测试用例包含多个属性信息;
通过调用预设脚本生成所述测试用例数据对应的测试输入模块,所述测试输入模块内加载有所述测试用例数据;
调用所述测试输入模块,执行所述测试输入模块内加载的测试用例数据,输出测试报告。
可选的,在所述从测试用例模板上获取测试用例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构建测试用例模板,所述模板上设有1个或多个工作表,每个工作表对应一个功能需求,每个工作表包含有多个属性列,所述属性列用于存储属性名以及其对应的属性信息;
在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测试用例数据之后,判断所述测试用例数据对应的功能需求的数目;
按照不同的功能需求,将所述测试用例数据执行分组,每个功能需求对应一组测试用例;
将每组测试用例分别添加至不同的工作表中;
提示用户在所述工作表中输入所述测试用例的属性名以及属性信息。
可选的,所述通过调用预设脚本生成所述测试用例数据对应的测试输入模块,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717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