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腹水超滤浓缩治疗仪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71759.3 | 申请日: | 2019-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241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陈倩倩;宋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
主分类号: | A61M1/14 | 分类号: | A61M1/14;A61M1/16;A61M1/3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黄芳 |
地址: | 26101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腹水 超滤 浓缩 治疗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步监控的腹水超滤浓缩治疗仪,包括交互装置、接口组、腹水处理系统、废液瓶、移动机构、监控设备和控制系统;所述腹水处理系统包括引流泵、超滤件、超滤泵,所述引流泵的进液口通过第一管道与第一穿刺接口连接,所述引流泵的出液口通过管道连接到超滤件的进液口;所述超滤件包括管道并通过所述管道连接超滤泵;所述超滤件的出液口通过管道连接到回输接口;所述监控设备包括可监控心率和血压的手环和监控体温的额带式体温计;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专门用于医院进行腹水回输的治疗,在治疗过程中,通过监控设备对人体的实时监控,可以实现病人接受腹水回输术过程中的密切监控,提早发现并发症,保证病人健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腹水超滤浓缩治疗仪。
背景技术
急/慢性肝脏疾病在我国发病率居高不下,特别是高传染性的病毒性乙肝。肝脏类疾病进入终末期后的常见症状是顽固性腹水,主要导致原因是门静脉高压、低蛋白血症。由于腹腔大量积水,患者生存质量下降,严重的可导致腹水感染、多器官压迫或其他肝性脑病而危及生命。对于大多说无其他疾病的患者而言,腹水本身属于一种漏出液,对身体无毒害且含有大量白蛋白,所以采用自体腹水超滤浓缩后回输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不仅符合人体生理循环,而且无需额外补充昂贵的白蛋白,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当前,一般医院采用血液透析仪器调整后进行腹水回输术,然而,由于血液透析和腹水回收本身目的和流程并不相同,大量的调整工作加重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而且可能导致资源的浪费(血液透析的流程更为复杂);同时,为了避免病人腹压下降太快引起不适,所以一般腹水回输过程需要持续几个小时,医护人员不太可能全程监督,但是由于体质不同,某些病人会在腹水回输时产生并发症,特别是体温、血压、心率方面的并发症,所以在这过程中实现智能监控十分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腹水超滤浓缩治疗仪,以便高效率的对病人行腹水回输术,并实现并发症的智能监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同步监控的腹水超滤浓缩治疗仪,包括交互装置、接口组、腹水处理系统、废液瓶、移动机构、监控设备和控制系统;
所述接口组包括第一穿刺接口和回输接口;在使用时,医护人员可利用一次性穿刺装置对病人进行穿刺,并将另一端连接第一穿刺口,回输接口的使用与其相似,可以避免交叉感染;
所述腹水处理系统包括引流泵、超滤件、超滤泵,所述引流泵和超滤泵可以为蠕动泵、真空泵或齿轮泵;所述引流泵的进液口通过第一管道与第一穿刺接口连接,主要用于将腹水从病人腹腔引入管道;所述引流泵的出液口通过管道连接到超滤件的进液口,所述引流泵和超滤件之间的管道上还设置有第一流量计和第一压力计;所述超滤件通过管道连接到超滤泵,所述超滤件与超滤泵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第三流量计和第三压力计,利用超滤泵产生高于引流泵的负压,实现超滤浓缩作用,使多余的水分进入废液瓶,而白蛋白等营养物质进入回输通道;所述超滤件的出液口通过管道连接到回输接口,所述超滤件和回输接口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第二流量计、第二压力计、急停阀和去泡装置,所述急停阀用于意外状况时对整个装置进行急停,所述去泡装置是避免气泡进入病人体内,产生危险;
所述废液瓶包括第一废液瓶,所述第一废液瓶与所述超滤泵的出液口通过管道连接,用以接受超滤废液;
所述监控设备主要是可穿戴式监测件,包括可监控心率和血压的手环和可监控体温的额带式体温计,对于病人来说佩戴方便,可以实现实时监控,同时可根据实施需要进行其他监控件的连接,提高装置的通用性。
优选地,所述腹水处理系统还包括过滤件,所述过滤件可拆卸连接;所述接口组还包括第二穿刺接口,所述废液瓶还包括第二废液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坊市妇幼保健院,未经潍坊市妇幼保健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717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