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墨烯改性尼龙66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71070.0 | 申请日: | 2019-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722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华;邓智鹏;许传凯;肖平生;刘飞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侨大学;路达(厦门)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7/06 | 分类号: | C08L77/06;C08L29/04;C08K3/0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张松亭;姜谧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墨 改性 尼龙 66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改性尼龙66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由尼龙66和聚乙烯醇/氧化石墨烯包覆材料以300‑450∶8‑30的质量比经混合、干燥和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和冷却制成,其中聚乙烯醇/氧化石墨烯包覆材料由聚乙烯醇、氧化石墨烯和水制成。本发明的制备工艺简便易行,通过两步混合将氧化石墨烯/聚乙烯醇包覆材料包覆于尼龙66粒料的表面,省去了现有技术中共聚、高分子溶解析出以及废液处理等一系列复杂的操作流程,制得了分散性良好的石墨烯改性尼龙66复合材料,适用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石墨烯改性尼龙66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尼龙66,学名为聚酰胺66,是工程塑料中产量最大的品种系列,具有众多优良性能,但是其分子主链上存在强极性重复单元——酰胺基团,其造成它在制品尺寸上不稳定,且在水或潮湿环境下使其众多性能下降,从而使其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氧化石墨烯作为石墨烯的重要衍生物之一,含有羟基、羧基等众多含氧官能团,正是如此,氧化石墨烯可以较好地分散在尼龙66基体中,并与其产生较好的相互作用,热还原之后能展现出石墨烯优异的力学性能和阻隔性,从而达到对尼龙66的改性目的。
目前,石墨烯对尼龙66改性的方法主要有原位聚合法、溶液混合法和熔融共混法,虽然这些方法已经能在实验室进行操作,但是以上方法都存在着一些缺点,如:原位聚合法的制备工艺繁琐、成本高等;溶液混合法需使用有机溶剂、能耗大、环境负担重、成本高;熔融共混法一般先通过前两者方法制备母料,再进行熔融挤出,从而使其也存在前两者方法的缺点,而且这些缺点使其不能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石墨烯改性尼龙66复合材料。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石墨烯改性尼龙66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乙烯醇/氧化石墨烯包覆材料。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聚乙烯醇/氧化石墨烯包覆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石墨烯改性尼龙66复合材料,由尼龙66和聚乙烯醇/氧化石墨烯包覆材料以300-450∶8-30的质量比经混合、干燥和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和冷却制成,其中聚乙烯醇/氧化石墨烯包覆材料由聚乙烯醇、氧化石墨烯和水制成。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聚乙烯醇/氧化石墨烯包覆材料由聚乙烯醇、氧化石墨烯和水以7∶0.09-0.45∶40-290的重量比制成。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聚乙烯醇/氧化石墨烯包覆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氧化石墨烯超生分散于适量水中,获得氧化石墨烯分散液;
(2)将聚乙烯醇溶解于适量水中,获得聚乙烯醇溶液;
(3)将上述氧化石墨烯分散液和聚乙烯醇溶液混合并超声分散,获得氧化石墨烯/聚乙烯醇混合液;
(4)将上述氧化石墨烯/聚乙烯醇混合液于35~100℃的温度下,以100-500rpm的转速进行搅拌1-6h,获得所述聚乙烯醇/氧化石墨烯包覆材料。
上述石墨烯改性尼龙66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所述聚乙烯醇/氧化石墨烯包覆材料与尼龙66的粒料进行混合,搅拌均匀,使粒料被聚乙烯醇/氧化石墨烯包覆材料包覆,得到尼龙66/氧化石墨烯/聚乙烯醇复合物;
(2)将步骤(1)所得的尼龙66/氧化石墨烯/聚乙烯醇复合物置于25~100℃的恒温环境下干燥1-6h,以去除尼龙66/氧化石墨烯/聚乙烯醇复合物中大部分水,防止粒料间粘结,得到尼龙66/氧化石墨烯/聚乙烯醇复合物初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侨大学;路达(厦门)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华侨大学;路达(厦门)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710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