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控制育苗水体水螅水母暴发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70228.2 | 申请日: | 2019-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740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邓平平;施永海;徐嘉波;陆根海;刘永士;蒋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水产研究所(上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
主分类号: | A01K61/10 | 分类号: | A01K61/1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浩律师事务所 31280 | 代理人: | 李阳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育苗 水体 水螅 水母 暴发 方法 | ||
1.一种控制育苗水体水螅水母暴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低温纳水多级沉淀过滤、控温育苗、饵料选择、定期拉网翻缸分离、工具消毒5个环节:
低温纳水,多级沉淀过滤:对近海冬季引入的海水首先进行外塘蓄水池沉淀2-3个月,然后将水转入暗沉淀池再沉淀1周,在水进入育苗系统前用200目的过滤网过滤;在低温冬季近海水域水螅水母受精卵、浮浪幼虫和成体分布较少,经过2-3个月的外塘沉淀和暗沉淀,受精卵和成体死亡沉降,经过200目的过滤网后绝大多数水螅水母世代形态个体都被过滤拦截下来,延缓育苗水体水螅水母暴发的启动时间和规模;
控温育苗:热带品种苗种培育时在不影响苗种质量和效益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水温育苗,间接延缓水螅水母从浮浪幼虫变态发育为水母成体的过程;温带品种苗种培育时将水温控制在24℃以下,螅状成体不会出芽生殖为水母碟状幼体,水体将不再出现水母,阻隔水母与苗种间的饵料竞争和捕食危害;
饵料选择:长势缓慢的苗种,在不影响苗种质量和效益的前提下,在苗种培育前期尽量投喂适口的丰年虫替代饵料,第1周投喂适口丰年虫替代饵料,待苗种口径长大、能够灵活捕食时再投喂丰年虫幼体,避免摄食能力弱时丰年虫过量投喂,提前诱发水螅水母的发育;
定期拉网翻缸分离:在28-30℃高温育苗池中,浮浪幼虫经过10-13天变态发育为螅状成体附着于池底;在18-24℃的育苗池中,浮浪幼虫经过15-16天变态发育成螅状成体附着于池底;经过吸污检查后提前翻缸,在28-30℃高温育苗池, 8-10天翻缸1次;在18-24℃的育苗池,12-14天翻缸1次;根据浮浪幼虫在不同的水温环境中发育成能附着池底的螅状体的时间进行拉网翻缸,在苗种拉网翻缸时尽量不要挂到池底的螅状体,从而达到分离苗种和螅状体的作用,阻止大量的水螅体集中出芽形成水母碟状体;
如果培育品种能按照上述环节中延缓投喂丰年虫投饵时间,则在定期拉网翻缸分离环节中适当推迟翻缸时间;
定期工具消毒:每隔3天对吸污管、吸污框、换水框进行开水消毒暴晒,每隔30天整个车间漂白粉消毒1次,避免各池间水螅水母交叉感染,以防整个育苗车间不同苗池间水螅水母大规模交叉感染暴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水产研究所(上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未经上海市水产研究所(上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7022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