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双曲拱桥拱上建筑的改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69766.X | 申请日: | 2019-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302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发明(设计)人: | 崔海;陆勤丰;刘华;孙英杰;张军雷;耿东升;付一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大桥(南京)桥隧诊治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2/00 | 分类号: | E01D22/00;E01D4/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严晓彪;董建林 |
地址: | 21006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车道板 实腹段 拱顶 双曲拱桥 空腹 钢底模 横隔墙 剪力钉 主拱圈 拱桥 焊接 改造 浇筑混凝土 一次性浇筑 承载能力 施工步骤 双层钢筋 水平荷载 有效传递 抗裂性 舒适性 固结 接高 全桥 桥面 吊装 混凝土 钢筋 行车 铺设 拆除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双曲拱桥拱上建筑的改造方法,拆除拱上建筑后,双曲拱桥有拱桥空腹段和拱顶实腹段,接高拱桥空腹段和拱顶实腹段的横隔墙,于横隔墙上方放置支座,将钢底模吊装至支座上,于钢底模内侧焊接的若干剪力钉,且剪力钉与铺设的双层钢筋网网焊接为整体,且端部通过钢筋与拱顶实腹段固结;于拱顶实腹段浇筑混凝土;全桥整体一次性浇筑混凝土行车道板。本发明的改造方法有效提高了行车道板的承载能力,提高行车道板的抗裂性,从而提高行车舒适性和耐久性,改善行车道板与主拱圈的连接从而将桥面水平荷载有效传递给主拱圈,其施工步骤简便有序,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广泛的适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拱上建筑的改造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双曲拱桥的钢底模现浇混凝土拱上建筑改造方法,属于桥梁改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双曲拱桥出现已经具有60余年,由于其化整为零、集散为整的设计和施工方法很适合中国的国情,因此曾得到过大规模的建设。但是运营中发现,该桥型整体性较差,承载能力低、拱上建筑渗水等耐久性问题。很多双曲拱桥甚至面临拆除。所以大量的双曲拱桥被加固或者改造。
拱上建筑改造是最常用的改造方案,将原来的拱上填料及桥面系等拆除,改造为简支板或者连续板。
传统的改造方法为将拱上建筑拆除后,在横隔墙上设置及简支板或者连续板。板结构与拱圈或拱上横隔墙之间通过支座或找平砂浆连接。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存在如下几方面的缺点。
(1)、简支板普遍存在着桥面横缝、渗水病害;连续板则由于板厚收到限制,边跨与中跨比例不合理等导致普遍存在着墩顶负弯矩开裂问题;
(2)、在车辆荷载冲击或制动作用下,行车道板承受着水平力,该水平力无法有效传递至拱圈,导致行车道板存在着滑移趋势;
(3)、对于连续板通常采用预制、吊装后浇筑湿接缝进行连续的构造,对施工机械设备要求高;施工工期长,连续板整体性差。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采用无支架现浇混凝土施工,提高行车道板的整体性,缩短施工工期的适用于双曲拱桥拱上建筑的改造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适用于双曲拱桥拱上建筑的改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拆除拱上建筑后,双曲拱桥包括拱桥空腹段和拱顶实腹段;
S2、接高拱桥空腹段和拱顶实腹段的横隔墙;
S3、于横隔墙上方放置支座;
S4、将钢底模于吊装至支座上,端部接拱顶实腹段;
S5、于拱顶实腹段浇筑混凝土面;
S6、全桥整体一次性浇筑混凝土行车道板。
上述步骤S2中的支座为聚四氟乙烯滑板支座。
上述步骤S6中浇筑混凝土前,于钢底模上设置行车道板的劲性骨架,包括:于钢底模内侧焊接的若干剪力钉,和铺设于行车道板内的钢筋网,且剪力钉与钢筋网焊接为整体。
进一步的,上述钢筋网为双层。
进一步的,上述钢底模、剪力钉、钢筋网在工厂内焊接制造完成。
上述步骤S4中,钢底模的端部通过钢筋与拱顶实腹段固结。
上述步骤S4中,述步骤S4中,若干钢底模焊接串联呈连续板状吊装至支座上,一端与拱顶实腹段的一端固接,另一端为自由端,能够顺桥向自由伸缩滑动,即预留热胀冷缩空间。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大桥(南京)桥隧诊治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大桥(南京)桥隧诊治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6976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