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板材冷冲压件孔周翻边组合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68055.0 | 申请日: | 2019-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931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发明(设计)人: | 林贵森;潘四平;王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格致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19/08 | 分类号: | B21D19/08;B21D37/10 |
代理公司: | 吉林省长春市新时代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2204 | 代理人: | 丁洪学 |
地址: | 136200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翻边 上端 导向杆 动配合 镶块 氮气弹簧 冷冲压件 组合模具 安装板 冲头座 顶料杆 穿过 垫块 顶杆 装配 螺纹结构连接 产品合格率 材料成本 产品缺陷 翻边端部 螺杆紧固 螺孔配合 受力状态 轴心位置 冲压件 导向座 翻边孔 上模座 上支撑 下模座 压料板 板件 撑管 冲头 翻折 紧固 螺杆 模座 上锁 贯穿 支撑 改进 | ||
一种板材冷冲压件孔周翻边组合模具,包括:紧固在上模座上动配合穿过镶块的冲头座、用螺杆紧固在冲头座上的冲头、装配在下模上支撑冲压件的镶块。所作的改进是:在下模座底面上固定上一块安装板,在安装板上锁附一个氮气弹簧,氮气弹簧上端支撑一根导向杆,导向杆动配合穿过导向座,导向杆上端通过螺纹结构连接顶料杆,顶料杆动配合穿过下模座上的镶块,在顶杆上端用与顶杆轴心位置螺孔配合的螺杆贯穿装配的圆柱形的压料板、垫块、垫块撑管,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改变了板件上的孔翻边中翻折部分的受力状态,避免了翻边较高时翻边端部开裂的产品缺陷,并能提升翻边孔的精度,提高产品合格率,降低了材料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冷冲压板件上的孔翻边模具。
背景技术
汽车冷冲压板件上常见翻边孔。以往的翻边工艺多直接用上模带动的冲头、 和固定在下模上的孔模直接对冲翻孔,所使用的模具包括通过安装座装配上模上 的冲头,安装在板件下侧孔模。上模的下行熟读即为冲头的冲孔工艺速度。此前 的孔翻边工艺,常在孔的翻出端出现裂纹,特别是翻边高度h与孔直径D之间 的比值超过0.1时,裂纹几乎不可避免。影响板件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板材冷冲压件孔周翻边组合模具,用于成型后或成 型过程中的冷冲板件上的孔翻边工艺中,克服现有的翻边模具在所需翻边高度范 围内在翻出端常出现裂纹的不足。
本发明的孔周翻边组合模具包括:紧固在上模座上动配合穿过镶块的冲头 座、用螺杆紧固在冲头座上的冲头、装配在下模上支撑冲压件的镶块。
所作的改进是:在下模座底面上固定上一块安装板,在安装板上锁附一个氮 气弹簧,氮气弹簧上端支撑一根导向杆,导向杆动配合穿过导向座,导向杆上端 通过螺纹结构连接顶料杆,顶料杆动配合穿过下模座上的镶块,在顶杆上端用与 顶杆轴心位置螺孔配合的螺杆贯穿装配的圆柱形的压料板、垫块、垫块撑管,其 中的压料板与冲头等径、其中的垫块动配合在压料板上端的凹槽中,垫块的高度 与压料板上端容纳垫块的凹槽的深度有一个料板厚度的高度差,垫块下端有穿过 压料板落在顶料杆上的垫块撑管,垫块撑管使垫块与压料板的底面在冲头非工作 时有1.5-2.5mm间隙。
为防止在拆卸氮气弹簧的过程中,因导向杆与顶料杆之间连接出现问题而使 导向杆向下脱落;在导向座下端用螺钉安装径向伸入导向杆装配孔的卡板,在导 向杆滑动行程内有与卡板配合的柱面上的缺失部位。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和具体使用过程是:放入钣金件时,压料板先进行型面导 正调整过程,在上模向下运动时,翻边冲头随着向下运动至垫块上表面时,顶持 垫块向下运动过程中受到氮气弹簧的阻力,因上模向下运动的力大于氮气弹簧的 弹力,上模仍会继续向下运动,但速度减缓,同时垫块起到让钣金件在翻边冲头 向下运动接触时受力平衡作用,使翻边冲头会同时平稳到压住需要翻边的板件位 置,使翻边过程中该部位料片流动平和,避免了因流动速度过快出现翻边后该不 问出现裂纹等缺陷。在翻边完成时,翻边冲头随上模一起向上运动,等待进入下 一个工作循环。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通过增设氮气弹簧支撑的垫块和压料板,并配置相应 的支撑力传递结构及构件间隙,改变了板件上的孔翻边中翻折部分的受力状态, 避免了翻边较高(翻边高h/孔径D≥0.1)时翻边端部开裂的产品缺陷,并能提升 翻边孔的精度,提高产品合格率,降低了材料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冷冲压板件上的孔翻边模具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中的压料板主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中的垫块主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中的垫块撑管主视图。
图6为本发明中的顶料杆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格致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格致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680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