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InSAR的滑坡灾害应急监测排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66090.9 | 申请日: | 201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318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张洪;何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财经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13/90 | 分类号: | G01S13/90 |
代理公司: | 北京成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24 | 代理人: | 叶立涛 |
地址: | 650221 云南省昆明市***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质灾害 活动性 滑坡灾害 目标区域 排查 干涉测量技术 合成孔径雷达 原始数据集 多次测量 应急监测 观测 变形 变化测量 地质条件 辅助光学 干涉相位 高性价比 数据选取 重要意义 灵敏性 全天时 特征解 干涉 解译 回溯 遥感 地表 地貌 绘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In SAR的滑坡灾害应急监测排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数据选取;基于In SAR(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获得目标区域活动性地质灾害数据,多次测量获得原始数据集;S2:干涉处理;PALSAR对数据进行干涉处理;S3:综合解译;以In SAR观测变形为主,辅助光学遥感、地貌和地质条件特征解译目标区域内的活动性地质灾害;S4:绘制滑坡灾害图;本发明基于In SAR(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获得目标区域活动性地质灾害数据,多次测量获得原始数据集,随后通过干涉相位变化测量地表变形,具有全天时、全天候、观测范围大、灵敏性高、高性价比、观测时间可回溯等优势,这对于大范围的地质灾害快速排查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滑坡灾害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In SAR的滑坡灾害应急监测排查方法。
背景技术
2017年6月24日四川茂县叠溪镇新磨村发生高位山体滑坡,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滑坡发生后,有研究人员利用干涉合成孔径雷达技术追溯观测,发现滑前长期以来存在变形现象。这与相关研究人员等Cil发现的地质灾害发生之前一般都会有等速变形、加速变形现象相一致。但是由于我国西南地区海拔高、地形陡峭、地表覆盖条件复杂,光学遥感解译难以全面识别,地面调查很多高位不易到达,导致一定量的高危隐蔽滑源区遗漏,调查的时间周期也比较长,这无法满足地质灾害排查的需求。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Aperture Radar SAR)对地观测通过自主发射和接收微波来探测地表,通过干涉相位变化测量地表变形,具有全天时、全天候、观测范围大、灵敏性高、高性价比、观测时间可回溯等优势,这对于大范围的地质灾害快速排查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使得滑坡灾害应急监测应用In SAR技术,提高应急监测排查效率和准确性,我们推出了一种基于In SAR的滑坡灾害应急监测排查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滑坡灾害应急监测效率低难度大,准确性差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基于In SAR的滑坡灾害应急监测排查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In SAR的滑坡灾害应急监测排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数据选取;基于In SAR(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获得目标区域活动性地质灾害数据,多次测量获得原始数据集;
S2:干涉处理;PALSAR对数据进行干涉处理。
S3:综合解译;以In SAR观测变形为主,辅助光学遥感、地貌和地质条件特征解译目标区域内的活动性地质灾害。
S4:绘制滑坡灾害图;根据综合解译结果绘制滑坡灾害图,
S5:确定滑坡灾害易发点;根据灾害图确定滑坡灾害点。
S6:现场无人机监测;利用无人机进行现场实时监测,收集数据综合分析排查滑坡灾害点。
其中,所述S1中数据选取采用多种不同时段、不同角度、不同波长和分辨
率数据的联合使用,有效克服大部分In SAR干涉的固有不足,有效增加滑坡识别的全面性、动态性和准确性。
其中,所述S2中在植被较少区域使用C波段的Sentinel-1 A/B进行干涉处理,提高处理效率,同时Sentinel-1 A/B数据波长短,对变形信息更敏感。
其中,所述S2中在植被较多区域利用L波段的PALSAR进行干涉处理,提高对植物的穿透能力更强,因此对抗植被干扰更有利。
其中,所述S3中综合解译包括变形解译、升轨解译和降轨解译。
其中,所述S5中确定滑坡灾害易发点考虑滑坡发育分布特征,结合滑坡灾害图确定灾害滑坡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财经大学,未经云南财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660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