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65385.4 | 申请日: | 201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473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顾家昌;彭涛;袁山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9/30 | 分类号: | G09F9/30;H04N5/225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地址: | 430205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显示装置 电子设备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基板和设置在第一基板的一侧上的图像采集单元;显示区域和围绕显示区域的非显示区域,显示区域包括第一显示区和位于第一显示区外围的第二显示区,第一显示区在第一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覆盖图像采集单元,显示区域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子像素,多个子像素位于第一基板的背离图像采集单元的一侧;子像素包括位于第一显示区的多个第一子像素和位于第二显示区的多个第二子像素,第一子像素在第一方向上的尺寸小于第二子像素的尺寸,和/或,第一子像素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小于第二子像素的尺寸,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交叉。本发明实施例,解决了现有全面屏显示画面不完整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显示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全面屏几乎占据了消费品市场中很大的比例,而市面上所说的全面屏实质意义上是屏占比非常高的显示屏,因此如何进一步提高全面屏的屏占比也成为了当前显示屏的一个热门开发方向。基于此,全面屏打孔技术(包括实际挖孔和透明盲孔技术)应运而生,如图1所示为现有全面屏的示意图,其中全面屏的显示区域1中设置有打孔区域2,采用该打孔设计的全面屏,不仅可以满足高屏占比,还可以很好的和摄像头等配件相互配合。
采用打孔设计的显示屏,打孔位置处可放置摄像头等功能器件,采用该全面屏技术可以实现较高的屏占比。然而,在实际显示中,打孔位置的显示画面存在缺失,无法显示完整画面。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以解决现有全面屏显示不完整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基板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上的图像采集单元;
显示区域和围绕所述显示区域的非显示区域,所述显示区域包括第一显示区和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外围的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一显示区在所述第一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覆盖所述图像采集单元,所述显示区域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子像素,所述多个子像素位于所述第一基板的背离所述图像采集单元的一侧;
所述子像素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的多个第一子像素和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多个第二子像素,所述第一子像素在第一方向上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子像素的尺寸,和/或,所述第一子像素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子像素的尺寸,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交叉。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显示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中,子像素所在膜层和图像采集单元分别设置在第一基板的两侧,显示区域包括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第一显示区在第一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覆盖图像采集单元;第一显示区的第一子像素的尺寸小于第二显示区的第二子像素的尺寸。本发明实施例中,图像采集单元在第一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位于第一显示区,不占用非显示区域的面积,也无需在显示区域中给图像采集单元挖通光孔,如此可使得显示区域为一个整体能够完整显示画面,还可减小非显示区域的面积,提高了屏占比;第一子像素的尺寸被压缩,可以提高第一显示区的透光率和开口率,则外界光能正常穿过子像素所在膜层和第一基板进入第一显示区正下方的图像采集单元,实现图像采集单元的屏下图像采集。本发明实施例,实现了全面屏以及全面屏画面的完整显示,解决了现有全面屏的图像显示缺损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图2沿A-A'的剖视图;
图4是图2的局部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6538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柔性显示装置
- 下一篇: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