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转移织物线圈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63979.1 | 申请日: | 201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507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苏建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博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00 | 分类号: | D04B1/00;D04B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山允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741 | 代理人: | 胡冰;宋少华 |
地址: | 311835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移 织物 线圈 方法 | ||
1.一种转移织物线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使得织袜针位于两个护针片之间形成的间隙的下方;
S2,将护针片向下移动,令织袜针穿过两个护针片之间形成的间隙,直至将织袜针上的织物压在脱针盘(2)上;
S3,将护针片径向朝外移动,脱离织袜针;
S4,将一组转移针径向朝内移动,直到织袜针的针头位于两个结构对称的转移针贴合在一起形成的转移针凹槽(43)内,转移针凹槽(43)位于织袜针的主体和针舌之间,其中每个转移针包括:转移针主体(41);转移部(42),转移部(42)从转移针主体(41)的头部偏移转移针主体(41)的轴线向下一侧延伸,转移部(42)成弧形,两个转移针的转移部(42)形成所述转移针凹槽(43);
S5,将护针片径向朝内移动,令织袜针在两个护针片之间形成的间隙之间,将脱针盘(2)向上运动,推动织物向上运动,使得织物会相应地沿着织袜针向上运动;
S6,织袜针的针舌搭在转移针的外侧,从而织物线圈能够从织袜针上转移到转移针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移织物线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S7,将缝口齿插入到所述一组转移针形成的转移针凹槽;
S8,使得缝口齿脱离转移针和护针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移织物线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S9,将一半齿座向下翻转180度到另一半齿座下方,翻转后缝口齿对齐;
S10,向下推动压板将一半缝口齿上的织物转移到另一半缝口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移织物线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护针片包括:
护针片主体(45),护针片主体(45)前端向下延伸有护针片夹持部(46),护针片主体(45)和护针片夹持部(46)之间的结合处形成有护针片斜切部(47)。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移织物线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缝口齿包括:
细长主体(61)和卡合部(62),卡合部(62)从细长主体(61)的上端延伸出,其中,在细长主体(61)的下端具有针状部凹槽(61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移织物线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细长主体(61)的外侧具有供缝衣针穿过的缝合槽(613),
细长主体(61)包括位于下端的针状部(611)和位于上端的支撑部(612),支撑部(612)比针状部(611)宽,卡合部(62)从支撑部(612)延伸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博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博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6397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据处理的方法、装置与设备
- 下一篇:弹出式摄像模组及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