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软弱围岩隧道支护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63352.6 | 申请日: | 201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300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任兆丹;刘振;陈智慧;朱孟君;梁波;赵宁雨;张双茁;凌超;段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8 | 分类号: | E21D11/18;E21D11/28;E21D11/22;E21F1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胡建文 |
地址: | 430063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向 纵向线路 钢带 柔性连接 软弱围岩 隧道支护 纵向钢带 支护 支护结构 围岩 垂直交叉连接 力学性能 隧道结构 网状结构 有效控制 金属网 隧道壁 形变量 布设 悬吊 变形 安全 保证 | ||
1.一种软弱围岩隧道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均可布设于隧道壁上的环向线路和纵向线路,所述环向线路和所述纵向线路垂直交叉连接形成网状结构;所述环向线路包括至少三根环向钢带,所述纵向线路包括至少三根纵向钢带,在所述环向线路上至少有一组相邻的所述环向钢带柔性连接,在所述纵向线路上至少有一组相邻的所述纵向钢带柔性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弱围岩隧道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根所述环向钢带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结构柔性连接,两根所述纵向钢带之间通过第二连接结构柔性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软弱围岩隧道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和任一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均包括第一连接体、第二连接体以及弹簧,所述弹簧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体上,另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二连接体上,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的弹簧沿所述环向钢带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连接结构的弹簧沿所述纵向钢带的长度方向延伸;相邻的两根所述环向钢带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的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上,相邻的两根所述纵向钢带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二连接结构的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软弱围岩隧道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和所述第二连接结构还均包括外管、可于所述外管内滑动的活塞以及安装在所述活塞上的内管,所述外管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体上,所述内管安装在所述第二连接体上,所述外管、所述内管以及所述活塞组成活塞结构,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外管和所述内管外,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的外管和内管均沿所述环向钢带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连接结构的外管和内管均沿所述纵向钢带的长度方向延伸。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软弱围岩隧道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将所述外管分隔成装有液压油的油室以及与外界连通的气室。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弱围岩隧道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向钢带与所述纵向钢带刚性连接,沿所述纵向线路,刚性连接和柔性连接交叉设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软弱围岩隧道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环向钢带均包括供所述纵向钢带固定安装的安装沿,刚性连接处的纵向钢带的数量与所述安装沿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弱围岩隧道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环向钢带还包括沿所述环向钢带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有至少一个供预应力让压锚杆安装的第一锚杆孔。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弱围岩隧道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纵向钢带包括沿所述纵向钢带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设有至少一个供预应力让压锚杆安装的第二锚杆孔。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弱围岩隧道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监测围岩的状态信息的监测装置以及可安装在任一所述环向钢带或任一所述纵向钢带上的固定装置,所述监测装置安装在所述固定装置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6335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