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化合物、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363188.9 | 申请日: | 2019-04-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569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 发明(设计)人: | 高威;张磊;代文朋;朱红岩;牛晶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F7/08 | 分类号: | C07F7/08;C09K11/06;H01L51/5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4 | 代理人: | 王刚;龚敏 |
| 地址: | 430205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化合物 有机 发光 显示 面板 以及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属于OLED技术领域并提供一种具有D‑σ‑A型化学结构的化合物,所述化合物具有化学式1所示结构;其中,D为给电子基团,m选自1、2、3;A为受电子基团,n选自1、2、3;D主要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12‑C40的咔唑类基团、取代或未取代的C13‑C40的吖啶类基团、取代或未取代的C12‑C40的二苯胺类基团;A选自芳基硼类取代基、苯甲酮类取代基、芳杂环甲酮类取代基、砜类取代基中的任意一种。本发明通过在四苯基硅母核上连接给电子基团和受电子基团,形成非共轭连接,具有D‑σ‑A型分子结构。特别地,受电子基团A的引入可以使整个化合物分子具有双极性,有利于电子和空穴两种载流子的传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D-σ-A型化学结构的化合物以及包括该化合物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显示技术的发展,有机发光器件(OLED)广泛应用于各种显示设备中,对OLED的发光材料的研究和应用也日益增多。
根据发光机制,用于OLED发光层的材料主要包括:
(1)荧光材料;(2)磷光材料。
对于荧光材料,根据自旋统计,激子中单线态和三线态激子的比例是1:3,所以荧光材料最大内量子产率不超过25%。依据朗伯发光模式,光取出效率为20%左右,因此基于荧光材料的OLED的外量子效应(EQE)不超过5%。
对于磷光材料,磷光材料由于重原子效应,可以通过自旋偶合作用,加强分子内部系间窜越,可以直接利用75%的三线态激子,从而实现在室温下S1和T1共同参与的发射,理论最大内量子产率可达100%。依据朗伯发光模式,光取出效率为20%左右,因此基于磷光材料的OLED的外量子效应可以达到20%。但是,在高电流密度下,磷光材料存在严重的效率滚降现象,同时磷光器件的稳定性并不好。
目前OLED器件的发光层包括客体材料和主体材料,主体材料的选择与器件的效率和寿命联系紧密。
因此,开发能够增加空穴和电子迁移率,具有高电化学稳定性,具有高三线态能级的主体材料,有助于有机发光二极管应用于显示面板的量产化。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D-σ-A型结构的化合物,所述化合物具有化学式1所示的结构:
其中,D表示给电子基团,m选自1、2、3;A表示受电子基团,n选自1、2、3;
给电子基团D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6-C40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4-C40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0-C60的稠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0-C60的稠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2-C40的咔唑类基团、取代或未取代的C13-C40的吖啶类基团、取代或未取代的C12-C40的二苯胺类基团中的一种;
受电子基团A选自芳基硼类取代基、苯甲酮类取代基、芳杂环甲酮类取代基、砜类取代基中的任意一种。
本发明通过在四苯基硅母核上连接给电子基团和受电子基团,形成非共轭连接,具有D-σ-A型分子结构。特别地,形成的D-σ-A型分子结构,尤其是含有硅原子的非共轭连接,可以得到更高的三线态能级,更宽的光学带隙,可以与掺杂体材料形成高效的能量转移,抑制三线态激子的非辐射跃迁过程,从而提高发光效率。此外,受电子基团A的引入可以使整个化合物分子具有双极性,有利于电子和空穴两种载流子的传输。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和一种显示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化合物的化学通式;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OLED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未经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6318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