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冰箱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62141.0 | 申请日: | 201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542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吴慕洁;苗松涛;徐德宏;张雪颖;王国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研究开发(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11/00 | 分类号: | F25D11/00;F25D17/08;F25D21/14;F25D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黄浩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冰箱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冰箱及其控制方法,该冰箱具备:蒸发器;从蒸发器至冷藏间室的送风通道;从所述冷藏间室返回至蒸发器的回风通道;以及处于冷藏区域内的独立空间,所述回风通道经过所述独立空间,所述回风通道中的到达所述独立空间前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送风通道进行热交换。根据本发明的冰箱,能够灵活调节冰箱内的湿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冰箱及其控制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湿度调节功能的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有通过在风道中搭载透湿膜,利用回风和进风中湿度差为动能,截留回风中携带的部分水分,并将水分传导至冰箱进风中,从而提升进风的湿度。
这种加湿方式虽然不需要安装额外的补水装置,但其加湿效果依赖于透湿膜的性能,随着使用时间变长,透湿膜的透湿性能会变差,并且由于透湿膜安装在风道内部,更换及维修也比较麻烦。另外,只用透湿膜的话湿度调节无法控制,当间室内不需要加湿的时候,无法关闭。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灵活调节湿度的冰箱。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冰箱,其特征在于,具备:蒸发器;从蒸发器至冷藏间室的送风通道;从所述冷藏间室的回风口返回至蒸发器的回风通道;以及处于冷藏区域内的独立空间,所述回风通道经过所述独立空间,所述独立空间的进风口与所述冷藏间室的回风口相连通,并且所述独立空间的回风口与所述蒸发器相连通,所述回风通道中的到达所述独立空间前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送风通道进行热交换。根据该结构,利用由回风通道和送风通道的热交换而产生的冷凝水,能够对独立空间内的湿度进行控制。另一方面,本发明的冰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回风通道中的水分,进而减少蒸发器上的结霜,提高蒸发器效率,进一步实现节能的目的。
另外,本发明的上述冰箱中,所述回风通道在到达所述独立空间前被分为第一回风通道和第二回风通道,所述第二回风通道与所述送风通道进行热交换,所述第一回风通道与所述送风通道不进行热交换。由此,能够在不同湿度要求下,灵活控制第一回风通道和第二回风通道的回风,从而使独立空间内的湿度快速达到所期望的湿度。
另外,本发明的上述冰箱中,所述第一回风通道内具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二回风通道内具有第二挡板,根据所述独立空间的当前湿度以及所述独立空间要达到的目标湿度,控制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的开闭。由此,通过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开闭,能够灵活控制第一回风通道和第二回风通道的回风,从而使独立空间内的湿度快速达到所期望的湿度。
另外,本发明的上述冰箱中,所述第二回风通道内设置有储水盒,该储水盒用于收集由于所述热交换而产生的冷凝水。由此,一方面能够收集风道内的冷凝水,避免冷凝水在风道中的乱流,另一方面还能够利用该冷凝水的水分快速地提高独立空间内的湿度。
另外,本发明的上述冰箱中,还具备能够将所述储水盒内的水引导至所述独立空间的风扇或超声波喷水装置。由此,通过风扇或超声波喷水装置,能够更快速地提高独立空间内的湿度。
另外,本发明的上述冰箱中,进行所述热交换的所述回风通道的表面的上部设置有凹凸引流槽,所述表面的下部设置有斜面。由此,能够增加热交换面积并有效地收集冷凝水。
另外,本发明的上述冰箱中,在回风通道被分为第一回风通道和第二回风通道之前的位置处,设置有湿度传感器,根据所述湿度传感器的检测值与所述独立空间要达到的目标湿度,控制所述第一回风通道和所述第二回风通道的回风。由此,能够掌握回风湿度,根据该回风湿度,从而能够更准确快速地调节独立空间内的湿度。
另外,本发明的上述冰箱中,所述储水盒水量不足时,使来自所述冷藏间室的回风经由所述第二回风通道进入所述独立空间。由此,能够保持储水盒内的水量,在独立空间所要求的湿度较高时,能够快速调节至所期望的湿度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研究开发(苏州)有限公司,未经松下电器研究开发(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621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识别物品的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上行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