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过程介入的室内空气污染治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61269.5 | 申请日: | 201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521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姚玉龙;陈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图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5 | 分类号: | B01D53/75;B01D53/72;B01D53/44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管高峰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室内空气污染 治理 室内空气 有机物消除 过程治理 环保领域 装修材料 装修施工 进场 污染源 隐蔽 保证 | ||
本发明属于环保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过程介入的室内空气污染治理方法。本发明采用采取过程治理和常规治理两步治理法来解决室内空气污染问题,首先从材料进场开始对所用的装修材料进行有机物消除处理后再进行材料安装,实现过程介入治理;然后在装修施工完成后,再采取现有的常规治理方法进一步提高室内空气治理效果。本发明能极大缩短室内空气污染治理时间,并避免隐蔽污染源形成,保证室内空气治理效果,可广泛用于室内空气污染治理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保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过程介入的室内空气污染治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生活和工作于室内的时间越来越长。据统计,人处在各种室内环境(居室、办公室、公共场所及交通工具等)中活动的时间约占人生活动时间的80%以上。现代建筑使用的胶合板、细木工板、中密度纤维板和刨花板的粘合剂,壁纸、化纤地毯、泡沫塑料、油漆和涂料等,大量使用了多种化学品,其中大都含有有机污染物(简称VOC),其中对人体健康危害最大的是甲醛、氨、苯系物等。这些污染物的毒性、刺激性、致癌作用和特殊的气味,能导致人体呈现各种不适反应,主要引起眼、鼻、咽喉刺激干燥,感到疲乏、无力、头痛、头昏、记忆力减退、恶心、皮肤瘙痒等症状,严重的可对人体器官有致畸性和致癌性。
近年来,由于建筑装修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相关室内污染的法律约束不足,我国一些城市和地区均出现了VOCs超标的情况,如北京市的室内甲醛超标率达到65.0%,郑州市室内甲醛超标率达到94.7%。随着大众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室内空气污染问题。
目前室内空气污染采用的治理方法有:绿色植物法、通风换气净化法、吸附法、低温等离子体技术、金属催化技术、光催化技术等。但是各种治理方法都存在各自的缺陷,比如绿色植物法去除率不高;通风换气净化法去除率高且有局限性;吸附法吸附单一,存在二次污染;低温等离子体技术选择性差,存在二次污染;金属催化需较高反应温度,伴随有害副产物生成;光催化技术光能利用率低。更重要的是,目前的室内空气治理方法都是在建筑装修完成之后进行的室内污染物去除。实际污染气体的来源不仅是装修过程中所使用的家具、油漆、墙布及饰面板等,很大程度还来源于隐蔽工程中所用的功能性板材,而隐蔽工程中的板材在装修后治理方法中是得不到有效去除的;并且室内有害气体的释放是一个较为缓慢的过程,这就导致了即使进行了有效的装修后治理,依然存在室内空气长时间无法达标的情况。有关研究表明,人造板材中甲醛的释放期为3~15年。因此,针对连续的污染物释放源,传统室内空气治理方法难以快速有效的实现室内空气的净化。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过程介入的室内空气污染治理方法,在装修过程中对装修材料进行针对性治理,与建筑装修施工同步进行,从源头上对隐藏污染来源进行有效控制,以实现室内污染物的快速有效去除。
本申请的发明内容如下:
一种基于过程介入的室内空气污染治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装修过程中的材料进场;
2)对装修材料进行环保处理,同步进行室内空气污染源的过程治理;
3)对装修材料进行分别安装;
4)待整体装修施工全部完成后,采取常规治理方法进一步提高室内空气治理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图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市图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612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