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配电网负荷转供控制应用培训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358777.8 | 申请日: | 2019-04-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114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 发明(设计)人: | 向保林;何醴;游军杰;黄民发;张宏艳;孔祥海;朱诗雨;彭涛;吴巍;魏胜清;叶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G09B9/00 | 分类号: | G09B9/00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崔友明 |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配电网 负荷 控制 应用 培训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网负荷转供控制应用培训系统,其中:负载转供操作模拟培训服务器根据目标设备分析其影响负荷,并将受影响负荷安全转至新电源点,提出包括转供路径、转供容量在内的负荷转供操作方案,覆盖负荷影响分析、可转供路径分析、转供策略模拟与执行的全流程;后台实现对学员操作结果的智能考评,支持多学员并行开展负荷转供模拟操作;学员工作站能根据学员数量增加;学员访问负载转供操作模拟培训服务器,登陆模拟操作智能考核程序,通过该程序为学员提供模拟实际生产场景的负荷转供操作培训环境,并实现同时对多名学员进行负荷转供培训及考核工作。本发明能提高学员学习效率,降低教员劳动强度,大量的节省人力和物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电网调控操作模拟培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电网负荷转供控制应用培训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分布式电源和新型负荷的发展和接入给传统配电网带来了新的挑战,配电网建设改造的需求日益迫切。2015年,国家能源局印发了《配电网建设改造行动计划(2015~2020年)》,并指出2015~2020年配电网建设改造投资将不低于2万亿元。配电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发展机会。
配电自动化作为配电网建设改造的重要基础,各地市均已或将要建设应用配电自动化系统,为了保证各地市配网调度运行管理人员对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规范化应用,提高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实用化水平,各省电力培训中心大多已建设应用配电自动化仿真培训基地,实现了对配电一二次设备、主站系统SCADA和故障处理功能的专业培训,取得了良好效果,对配电自动化的应用提升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但是,目前配电自动化仿真培训基地的培训内容仍仅涵盖基本功能,在配电系统运行仿真和调控操作分析方面的培训内容暂未开展,随着配电自动化建设应用的不断深入,配电自动化仿真培训基地也需不断拓展建设和深化应用,以提升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应用效果和实用化水平。
配电网负荷转供控制是调度运行人员的重要工作,调度运行人员对负荷转供策略的科学分析和规范化操作关乎系统运行安全和用户供电可靠性。而配电网运行不确定性因素较多,负荷转供分析复杂,这对配电网调度运行人员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要求较高,而配电自动化系统负荷转供控制智能化分析模块作为新系统模块,也需要专业化培训才能保证其正确操作和使用。另外,配电网发展快,负荷转供策略也需要根据配电网的发展情况进行适应性调整,配电网调度运行人员需要一个学习培训环境,以不断提升适应复杂配电网的负荷转供控制分析需要。
随着配电自动化的陆续推广建设,配电自动化高级应用功能模块的开发和应用亦将不断深化,配电网调度运行人员对配电自动化高级应用的培训需求日益迫切,其中,负荷转供是配电网最常见的调度操作业务之一,其应用培训系统模块的开发应用显得更加重要和紧迫。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配电网负荷转供控制应用培训系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一种配电网负荷转供控制应用培训系统,该系统包括通过网络相互连接的负载转供操作模拟培训服务器、显示大屏和多台学员工作站;其中:
负载转供操作模拟培训服务器,用于仿真实际配电网负荷转供工况,根据目标设备分析其影响负荷,并将受影响负荷安全转至新电源点,提出包括转供路径、转供容量在内的负荷转供操作方案,覆盖负荷影响分析、可转供路径分析、转供策略模拟与执行的全流程;后台实现对学员操作结果的智能考评,支持多学员并行开展负荷转供模拟操作;
学员工作站,设置有多台,并能根据学员数量增加新的学员工作站;学员通过学员工作站访问负载转供操作模拟培训服务器,登陆模拟操作智能考核程序,通过该程序为学员提供模拟实际生产场景的负荷转供操作培训环境,并实现同时对多名学员进行负荷转供培训及考核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587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