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的注液化成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358647.4 | 申请日: | 2019-04-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713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 发明(设计)人: | 袁永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明美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10/44 | 分类号: | H01M10/44;H01M2/36;H01M10/0525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潘俊达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液化 成方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的注液化成方法,所述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包括含有镍过渡金属元素的活性材料,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注入第一电解液,预化成,所述预化成包括脉冲化成,注入第二电解液,高温化成,通过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在正极表面形成稳定的SEI膜,从而提高所述锂离子电池的高温循环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的注液化成方法。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有很多种,主要有钴酸锂、锰酸锂、镍酸锂、三元材料、磷酸铁锂等。其中高镍的三元锂离子电池是指正极材料使用镍占镍钴锰总量达到50%以上的三元正极材料的锂电池,因具有较高的工作电压和能量密度,逐步成为三元材料的主流技术路线。而三元材料的高温循环性能较差,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下,充放电容量衰减较为严重。
经过发明人长期的研究发现,高镍三元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的正极,在电池循环的过程中,电解液容易在正极表面分解,尤其是在高温的环境下,电解液的分解现象尤为明显,从而导致循环寿命衰减严重。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的注液化成方法,所述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包括含有镍过渡金属元素的活性材料,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注入第一电解液,预化成,所述预化成包括脉冲化成,注入第二电解液,高温化成,通过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在正极表面形成稳定的SEI膜,从而提高所述锂离子电池的高温循环性能。
具体的方案如下:
一种锂离子电池的注液化成方法,所述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包括含有镍过渡金属元素的活性材料,所述方法包括:
1)、注入第一电解液,所述第一电解液的占总电解液体积的65-70%,所述第一电解液包括氟代碳酸乙烯酯(FEC);
2)、脉冲充电,所述脉冲充电的电流为0.1-0.2C,直至电压至第一预定电压;
3)、脉冲放电,所述脉冲放电的电流为0.1-0.2C,直至电压至第二预定电压;
4)、重复步骤2和3若干次,静置;
5)、注入作为余量的第二电解液,所述第二电解液包括二甲基砜(MSM)及甲基二磺酸亚甲酯(MMDS);
6)、恒流充电至第三预定电压,然后以第三预定电压恒压充电,直至充电电流低于0.05C;
7)、提高化成环境温度至40℃以上,恒流放电至放电截止电压,然后在充电截止电压和放电截止电压之间恒流充放电循环若干次;
8)、将化成后的电池取下,封口。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解液包括4-6%的氟代碳酸乙烯酯(FEC)。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电解液包括4-6%的二甲基砜(MSM),以及6-12%的甲基二磺酸亚甲酯(MMDS),且二甲基砜(MSM)与甲基二磺酸亚甲酯(MMDS)的含量比为2:3-4。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所述第一预定电压为3.2-3.3V。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预定电压为3.0-3.1V。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预定电压为4.3V。
进一步的,所述放电截止电压为2.7V,所述充电截止电压为4.2V。
进一步的,所述脉冲充电的充电作用时间为0.5-10min,间隔30-60s;所述脉冲放电的放电作用时间为0.5-10min,间隔30-60s。
进一步的,所述含有镍过渡金属元素的活性材料为LiNi0.6Co0.2Mn0.2O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明美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明美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5864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