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仿真数据同步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357487.1 | 申请日: | 2019-04-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104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 发明(设计)人: | 门慧勇;陈寅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五一视界数字孪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67/12 | 分类号: | H04L67/12;H04L67/1095 |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魏嘉熹 |
| 地址: | 100086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仿真 数据 同步 方法 装置 存储 介质 电子设备 | ||
本公开涉及一种仿真数据同步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第一仿真信息以及第二仿真信息,第一仿真信息包括至少一个携带有第一位置信息的车辆仿真信息,第二仿真信息包括至少一个携带有第二位置信息的交通仿真信息;根据已存储的各个标记区域所对应的位置范围、以及第一仿真信息和第二仿真信息,确定与各个标记区域对应的待同步信息;分别将各个待同步信息发送至与所述待同步信息对应的目标仿真模块。这样,无需仿真模块之间通信即可保证数据同步。以及,通过标记区域的设置,不仅可以实现数据同步,还可以在保证仿真模块完成仿真任务的前提下降低各仿真模块的数据传输量,提高仿真系统的灵活性与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仿真数据同步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自动驾驶已经成为热门话题,对于自动驾驶的研发也逐渐增多。而虚拟仿真在自动驾驶,特别是自动驾驶系统的测试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个完整的仿真系统需要具备物理仿真、交通仿真以及传感器仿真这些功能。现有的仿真系统在进行物理仿真和交通仿真的同时,还需要生成各种传感器的数据,因此对性能需求、对数据开销的需求都很大,这就对仿真模块自身的数据处理能力有着极高的要求,而一般情况下,仿真模块往往无法负荷较大计算量的仿真,导致仿真系统的仿真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仿真数据同步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以同步仿真数据,提升仿真灵活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仿真数据同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利用物理仿真技术所生成的第一仿真信息以及利用交通仿真技术所生成的第二仿真信息,所述第一仿真信息包括至少一个携带有第一位置信息的车辆仿真信息,所述第二仿真信息包括至少一个携带有第二位置信息的交通仿真信息;
根据已存储的各个标记区域所对应的位置范围、以及所述第一仿真信息和所述第二仿真信息,确定与各个所述标记区域对应的待同步信息,其中,与标记区域对应的待同步信息为在所述第一仿真信息和所述第二仿真信息中、处于该标记区域所对应的位置范围内的车辆仿真信息和/或交通仿真信息;
分别将各个所述待同步信息发送至与所述待同步信息对应的目标仿真模块,其中,所述与待同步信息对应的目标仿真模块为对应于该待同步信息的标记区域所关联的一个或多个仿真模块。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接收到携带有目标仿真车辆所在位置的标记区域创建请求,根据所述目标仿真车辆所在位置,确定与所述目标仿真车辆对应的第一目标标记区域,所述第一目标标记区域覆盖所述目标仿真车辆所在位置;以及,
将所述第一目标标记区域与发送所述标记区域创建请求的仿真模块相关联。
可选地,所述与所述目标仿真车辆对应的第一目标标记区域为以所述目标仿真车辆所在位置为圆心、以预设距离为半径构成的圆形区域。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接收到针对第二目标标记区域的加入请求,则将发送所述加入请求的仿真模块与所述第二目标标记区域相关联。
可选地,所述第二仿真信息由至少一个交通仿真模块生成;
所述接收利用交通仿真技术所生成的第二仿真信息,包括:
在所述交通仿真模块连接至服务器的情况下,向所述交通仿真模块发送仿真范围,所述仿真范围为已存储的所述标记区域所对应的位置范围的并集;
接收所述交通仿真模块针对所述仿真范围生成的所述第二仿真信息。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五一视界数字孪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五一视界数字孪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574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载导航信息处理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下一篇:电子装置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