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充电方法及终端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57010.3 | 申请日: | 2019-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206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魏金强;陈礼文;吴超;王丰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1M10/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冯艳莲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充电 方法 终端设备 |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充电方法及终端设备,其中方法具体包括终端设备在与充电设备建立连接后,检测充电设备的供电能力,终端设备在确定充电设备的供电能力不满足终端设备的充电需求时,中断从所述供电设备获取满足终端设备的充电需求的充电能量。从而可以避免因为终端设备所连接的供电设备的供电能力不足,而导致终端设备的各方面性能受到影响。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方法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终端设备可使用的电源适配器的规格型号众多,比如按照电压电流规格来分有12V/2A、12V/1A、5V/2A、5V/1A等,同一电压规格不同电流规格的电源适配器的接口规格极有可能无差异,比如电压电流规格12V/1A与12V/2A的电源适配器的常见接口规格均为DC 5.5*2.1mm接口,再比如电压电流规格5V/1A与5V/2A的常见接口规格都为Micro USB端口。用户在使用电源适配器给终端设备充电时,极有可能将相同接口的电源适配器混用,而用户对于电源适配器混用对终端设备的影响可能并不知情。如果不慎采用小功率(如12V/1A)的电源适配器给大功率(如24W)的终端设备供电,终端设备会因为电源适配器供电能力不足而受到电源适配器的打嗝模式的充电方式的影响,而出现功能异常、性能降低、可靠性降低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方法及终端设备,用于避免因为连接的电源适配器供电能力不足而导致终端设备的各方面性能受到影响。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充电方法,该方法通过终端设备执行,也可以通过终端设备中的处理芯片执行。该方法包括:终端设备与供电设备建立连接;终端设备检测供电设备的供电能力;终端设备确定供电设备的供电能力不满足终端设备的充电需求,中断从所述供电设备获取满足终端设备的充电需求的充电能量。
基于该方案,终端设备可以检测供电设备的供电能力,并在供电设备的供电能力不满足终端设备的充电需求,中断从所述供电设备获取满足终端设备的充电需求的充电能量,从而可以避免因为终端设备所连接的供电设备的供电能力不足,而导致终端设备的各方面性能受到影响。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终端设备在确定供电设备的供电能力不满足终端设备的充电需求时,还可以输出提示信息,提示信息用于提示供电设备的供电能力不满足终端设备的充电需求。
在该设计中,终端设备可以有效的提示用户供电设备的供电能力不满足终端设备的充电需求,从而可以使用户可以根据该提示信息进行相应操作,比如可以考虑更换一个符合终端设备的充电需求的供电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终端设备可以在接收到来自供电设备的电流时,按照预设条件从供电设备获取充电能量,终端设备在确定未成功获取到满足预设条件的充电能量、且来自供电设备的电流断开时,则确定供电设备的供电能力不满足终端设备的充电需求。其中,预设条件包括:供电设备的输出电压等于终端设备的额定电压、且供电设备的输出电流等于终端设备的标称电流。
在该设计中,终端设备在接收到来自供电设备的电流时,从供电设备获取输出电压为终端设备的额定电压、且输出电流等于终端设备的标称电流的充电电量,如果供电设备的供电能力不满足终端设备的充电需求时,就会导致供电设备负载过高,从而供电设备断开向终端设备电流,所以终端设备可以在未成功获取到满足预设条件的充电能量、且来自供电设备的电流断开时,可以有效的确定供电设备的供电能力不满足终端设备的充电需求。
在供电设备的负载过高时,就会断开向终端设备电流,终端设备停止按照预设条件从供电设备获取充电能量,然后供电设备在检测到并未连接负载过高的终端设备时,就会继续输出电流,终端设备接收到来自供电设备的电流,终端设备继续按照预设条件从供电设备获取充电能量,这时就会出现供电设备反复向终端设备充电、断电的情况。终端设备在第一次或较少次数内出现未获取到满足预设条件的充电能量、且来自供电设备的电流断开,就确定供电设备的供电能力不满足终端设备的充电需求,可能并不是因为供电设备的供电能力不满足终端设备的充电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570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级电容智能均衡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大规模储能SOC平衡协调控制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