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耳机防丢方法、真无线耳机、充电盒及耳机成套产品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356768.5 | 申请日: | 2019-04-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224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 发明(设计)人: | 陈海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邵新华 |
| 地址: | 266104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耳机 方法 无线耳机 充电 成套 产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耳机防丢方法、真无线耳机、充电盒及耳机成套产品,包括:检测充电盒、左耳机和右耳机三者之间的距离;控制充电盒、左耳机和右耳机进行无线数据连接,并检测三者之间的连接状态;在三者之间,任意两者的距离超出设定的安全距离或者任意两者断开连接时,触发报警。本发明的耳机防丢技术采用测距和连接双重检测机制,通过检测两个耳机之间以及耳机与充电盒之间的距离以及三者之间的连接状态,共同生成检测结果,由此可以为耳机的防丢检测提供双重保险,继而显著降低了耳机发生丢失的概率,有助于减少耳机用户的经济损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耳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真无线耳机及应用于真无线耳机的防丢方法。
背景技术
无线耳机是一种以无线电波的形式接收音频信号源(主机)发射的音频数据,并处理成模拟音频信号,推动扬声器发声的音频播放设备。无线耳机相比于传统的有线耳机,因其良好的便携性而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并且,自苹果AirPods面世后,双耳真无线耳机越来越成为市场上推崇的耳机产品。双耳真无线耳机是一种无线蓝牙耳机,左耳机与右耳机之间采用蓝牙通信方式交互数据,外部完全摒弃了连接线材,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全无线。并且,作为主机一侧的耳机(左耳机或右耳机)能够单独工作,可单耳佩戴,亦可双耳佩戴,开启两侧耳机,还可自动回链组成双声道立体声模式。
目前的双耳真无线耳机通常与充电盒成套销售,充电盒不仅可以用于为左、右耳机充电,亦兼具有收纳耳机的功能。由于双耳真无线耳机体积小,可单独佩戴,且没有引线的约束,因此很容易丢失,特别是在运动的时候,很容易在用户不自知的情况下掉落、遗失。无论是充电盒丢失,还是耳机丢失,都会导致整套产品不能继续使用,从而给人们的日常使用带来很大的困扰。
发明内容
本发明基于双耳真无线耳机提出了一种耳机防丢方法,以解决现有双耳真无线耳机容易丢失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在一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耳机防丢方法,用于配置有充电盒的双耳真无线耳机,包括:检测充电盒、左耳机和右耳机三者之间的距离;控制充电盒、左耳机和右耳机进行无线数据连接,并检测三者之间的连接状态;在三者之间,任意两者的距离超出设定的安全距离或者任意两者断开连接时,触发报警。
考虑到耳机在用户运动期间发生掉落的概率大,且一旦掉落可能会瞬间拉开较远的距离,因此,本发明在耳机防丢方法中优选增设以下过程:检测耳机和充电盒的运动状态;在耳机或充电盒处于快速运动期间,缩小安全距离的设定值并提高距离检测频率。
为了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本发明设计充电盒检测耳机在充电盒中的插拔状态;在两个耳机均拔出充电盒后,执行上述耳机防丢方法;在只有一个耳机拔出充电盒时,仅启动充电盒和拔出充电盒的耳机执行二者之间的测距和无线数据连接过程,并在二者的距离超出所述安全距离或者二者断开连接时,触发报警。
进一步的,充电盒在与耳机进行无线数据连接时,向右耳机发送的连接数据是左耳机相对充电盒的插拔状态数据,向左耳机发送的连接数据是右耳机相对充电盒的插拔状态数据;两个耳机根据充电盒发送的连接数据判断对方耳机相对充电盒的插拔状态,并仅在对方耳机拔出充电盒的期间,执行两个耳机之间的测距和无线数据连接过程。
优选的,耳机在接收到充电盒发送的所述连接数据后,反馈耳机的运动状态数据至充电盒;充电盒在自身处于快速运动状态或者与其连接的耳机处于快速运动期间,缩小充电盒与耳机之间的安全距离设定值,并提高充电盒与耳机之间的距离检测频率;两个耳机之间在进行无线数据连接期间,彼此间交互的连接数据为自身耳机的运动状态数据,在其中一个耳机处于快速运动期间,缩小两个耳机之间的安全距离设定值,并提高两个耳机之间的距离检测频率。
为了便于用户发现丢失的耳机或充电盒,在报警触发时,设计充电盒和拔出充电盒的耳机共同启动报警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歌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歌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567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