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装配式地下结构及逆作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56659.3 | 申请日: | 2019-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049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欧阳冬;朱丹;张建明;周兵;熊朝辉;蒋晔;向贤华;王华兵;王鹏;罗会平;董俊;刘国宝;徐军林;沈婷;陈辉;张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E02D29/055;E02D29/16;E02D31/02 |
代理公司: | 武汉东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24 | 代理人: | 李佑宏 |
地址: | 430063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防水 地下结构 装配式 底板 预制 现浇层 复合 地下墙 侧墙 地下工程 应用 预应力千斤顶 底板防水层 顶板防水层 装配式结构 变形控制 复合中板 富水地层 有效连接 预制垫层 周边环境 主体结构 顶纵梁 防水层 钢结构 渗漏水 卡槽 立柱 现浇 纵梁 防水 局限 施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装配式地下结构包括地下墙、钢结构卡槽、预应力千斤顶、主体结构立柱;预制顶纵梁、预制顶板、顶板现浇层、顶板防水层共同形成复合防水预应力顶板;预制中纵梁、预制中板、中板现浇层共同形成复合中板;预制垫层、底板防水层、现浇底板共同形成复合防水底板;地下墙、侧墙防水层、侧墙现浇层共同形成复合防水墙;复合防水预应力顶板、复合预应力中板、复合防水底板、复合防水墙之间均形成有效连接,形成全包防水全复合装配式地下结构;从而克服了全装配式地下结构渗漏水的问题,突破了装配式地下结构应用范围的局限,可在富水地层、周边环境复杂、变形控制高的地区应用,可有力推进装配式结构在地下工程中的广泛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地下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装配式地下结构及逆作施工方法,尤其适用于复合装配式地铁车站结构及其施工。
背景技术
现有的地下结构工程如地铁车站结构,有两种结构形式,装配式地下结构和全明挖现浇地下结构,但都存在各自的缺陷。
装配式地下结构存在的问题包括:
(1)装配式仅预制构件一道防水系统,接缝和节点处存在较大的渗漏隐患;地下结构防水等级为一级,不允许漏水,结构表面无湿渍;因此,在富水地区,装配式地下结构应用受到很大的制约,目前在国内应用极少;
(2)全装配式地下结构,因施工及设备要求,不能设置内支撑,因此仅适用于地质条件好、可用锚索替代内支撑的地区;在中部、南部、东南软土、富水地区深基坑锚索支护应用受到管控和禁止,这样全装配式地下结构的应用受到极大的制约,无法推广应用;
(3)仅适用规矩简单的地下两层结构,地下三层、四层或是三跨四跨等结构就无法应用,难以实现标准化和大面积推广应用,经济效应不高;
(4)全装配式结构预制构件重量大,构件型式复杂,拼装难度大,精度要求高,对施工工艺及设备要求极高。
正因为全装配式存在以上问题,未能得到推广应用,仅在个别城市做了试点工作。
全明挖现浇地下结构现在普遍应用于地下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包括:
(1)大量的混凝土支撑、脚手架和模板交叉,土方开挖,施工环境差,质量难保证;
(2)大量的混凝土支撑浇筑和破除、钢支撑架设、模板系统施工,占用工期长,投资高;
(3)明挖变形大,尤其超深基坑,为保护周边环境,要设置大量混凝土支撑和钢支撑,临时工程投资费用极高;
(4)设备综合管线,通过打锚栓或膨胀螺栓等固定支架,施工对现浇混凝土存在一定程度的损伤,锚栓质量难以有效保证,耐久性较差,需要定期更换维护,维护难度大,费用高;
(5)现浇轨顶风道,施工难度大,周期长,是施工现场的痛点和难点。
因此,地铁车站等地下结构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包括:
(1)全装配式地下结构,接缝多,防水问题突出;
(2)全装配式地下结构无法设置内支撑,软土和富水地区应用范围极大受限问题;
(3)全装配式地下结构的预制构件间间隙较大,受力传递不均匀,不能形成整体结构,不能很好地适应基坑内外的变形,存在安全隐患;
(4)明挖现浇地下结构临时工程(内支撑和模板)投资高、工期长,费钱费时,同时影响施工质量;
(5)地下结构综合管线的固定和安装质量差、耐久性差、维护费用高的问题;
(6)轨顶风道一般是在车站主体完工后施工,施工空间狭小,难度大,周期长。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566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