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同波长光模块波长配对的自协商模块、网络系统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356294.4 | 申请日: | 2019-04-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865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 发明(设计)人: | 徐之光;程东;冯亮;马云振;范修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东立创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B10/25 | 分类号: | H04B10/25;H04B10/40 |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郑丽红 |
| 地址: | 315800 浙江省宁波市北***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波长 模块 配对 协商 网络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同波长光模块波长配对的自协商模块、网络系统及方法,该方法通过划定同波长的上下行波长间距,监控梳状滤波器中上下行的分光状态,使上下行模块自行协商配对,并在遇到上行和下行光为同一波长时,能够使一方模块自动改变波长至相邻波长,完成上下行波长配对,建立起上下行间的通信,有效规避上下行光的串扰,导致系统工作紊乱的问题。该模块包括梳状滤波器、光接收器、发射光监测器、接收光监测器和控制电路;梳状滤波器的入射光口、出射光口与激光器的发射光在同一平面上;发射光监测器、接收光监测器、光接收器与梳状滤波器均通过波导连接;控制电路与光接收器、发射光监测器和接收光监测器的输出电极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纤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同波长光模块波长配对的自协商模块、网络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5G网络部署的日趋深入,基站数量越来越多,站点越来越密,对无线承载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移动承载以点对点的光纤直接连接方式为主,存在光纤资源消耗严重、扩容困难、建设和运营成本高、安装容易出错等一系列难题。为了更好的使用现有光纤资源,降低安装和运维成本,运营商提出了同波段单纤双向光模块的需求。
传统的同波长光模块,上行和下行的波长相同,无法通过滤波方式,有效将上下行光分开,光串扰严重,且光损耗较大,容易造成系统工作紊乱,甚至瘫痪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同波长光模块波长配对的自协商模块、网络系统及方法,通过划定同波长的上下行波长间距,监控梳状滤波器中上下行的分光状态,使上下行单元通信单元自行协商配对,并在遇到上行和下行光为同一波长时,能够使一方模块自动改变波长至相邻波长,完成上下行波长配对,建立起上下行间的通信,有效规避上下行光的串扰,导致系统工作紊乱,甚至瘫痪的问题。同时,上下行传输采用同一种光模块,减少模块品种,降低安装和运维成本,方案稳定可靠,极具竞争力。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同波长光模块波长配对的自协商模块,包括梳状滤波器、光接收器、发射光监测器、接收光监测器和控制电路;所述梳状滤波器的入射光口、出射光口与激光器的发射光在同一平面上;所述发射光监测器、接收光监测器、光接收器与梳状滤波器均通过波导连接;所述控制电路与光接收器、发射光监测器和接收光监测器的输出电极连接,接收其产生的信号。
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实现同波长光模块波长自协商配对的网络系统,包括第一通信单元和第二通信单元,所述第一通信单元和第二通信单元通过光网络连接实现通讯;所述第一通信单元和第二通信单元均包括激光器、与激光器匹配的自协商模块,所述自协商模块包括梳状滤波器、光接收器、发射光监测器、接收光监测器和控制电路;所述梳状滤波器的入射光口、出射光口与激光器的发射光在同一平面上;所述发射光监测器、接收光监测器、光接收器与梳状滤波器均通过波导连接;所述控制电路与光接收器、发射光监测器和接收光监测器的输出电极连接,接收其产生的信号;所述激光器和梳状滤波器具有至少两组调谐参数。
进一步地,所述发射光监测器、接收光监测器设置在梳状滤波器的一侧,所述光接收器设置在在梳状滤波器的另一侧。
此外,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现同波长光模块波长自协商配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固化任意两个通信单元在波长点A和波长点B的参数
1.1)将与自协商模块相匹配激光器的发射波长调谐到波长点A,监控发射光监测器的电流变化,同时调谐梳状滤波器的温度点,待发射光监测器电流为0或接近于0且最小时,记录激光器和梳状滤波器的调谐参数;
1.2)再将该激光器的发射波长调谐到波长点B,监控发射光监测器的电流变化,同时调谐梳状滤波器的温度点,待发射光监测器电流为0或接近于0 且最小时,再次记录该激光器和梳状滤波器的调谐参数;
1.3)选择A点或者B点的参数,配置自协商模块,将参数固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东立创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东立创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562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Sagnac干涉原理的光纤拾音系统
- 下一篇:一种全新的BIDI模块架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