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NLRP3炎症小体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355235.5 申请日: 2019-04-29
公开(公告)号: CN111848461A 公开(公告)日: 2020-10-30
发明(设计)人: 叶娜;郑龙太;镇学初;李婉婉;曹忠强 申请(专利权)人: 苏州大学
主分类号: C07C307/10 分类号: C07C307/10;C07D215/48;C07D275/03;C07D239/28;C07D307/68;C07D237/24;C07C237/24;C07C237/38;C07C311/20;A61K31/166;A61K31/325;A61K31/425;A61K31/505
代理公司: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代理人: 殷海霞
地址: 215000 江苏***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nlrp3 炎症 小体 抑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类含一个或多个取代基的1,2,3,5,6,7六氢对称引达省类化合物、其药剂学上可接受的盐、酯或水合物,其制备方法,包含该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及其作为新型NLRP3炎症小体抑制剂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与NLRP3炎症小体相关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NLRP3炎症小体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固有免疫是机体的第一道屏障,对外来病原体有清除作用,可以引导机体产生有效的适应性免疫应答。固有免疫细胞表面的模式识别受体(PRR)与病原生物表面的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MP)的相互识别和作用是启动固有免疫的关键。NLR是胞浆型PRR家族中的重要成员,是细胞内的感应分子,在固有免疫中发挥独特的功能。其中,NLRP是NLP中最大的亚家族,共有14个家族成员,具有特征的PYD效应结构域。

NLRP3炎症小体是一种多蛋白复合物,由固有免疫受体NLRP3,街头蛋白ASC和Caspase-1组成,是目前研究最多的炎症小体。NLRP3炎症小体通过引发和激活两阶段来产生抗炎作用。第一阶段引发阶段,TLR配体诱导NF-kB介导NLRP3的前体和IL-1β前体在细胞核内进行转录。第二阶段为激活阶段,需要ATP,尼日利亚菌素,尿酸晶体,β淀粉样纤维等第二信使触发促炎反应,使NLRP3的前体激活,之后传感器蛋白寡聚化。然后招募衔接蛋白ASC与Caspase-1前体结合成炎症小体,炎症小体的组装后导致Caspase-1前体的切割和活化,一方面诱导促炎因子IL-1β的成熟和分泌,另一方面导致细胞程序性死亡。

当NLRP3炎性小体功能异常时,将引发或促进多种人类重大疾病的发生与发展。NLRP3自身基因突变常与一系列遗传性自身炎症性疾病相关,这些疾病统称为cryopyrin相关周期性综合症(CAPS)。常见的三种CAPS按发病严重程度由低到高分别为家族性寒冷自身炎症性综合症(FCAS)、Muckle-Wells综合症(MWS)和新生儿多系统炎症性疾病(NO-MID)。而当NLRP3炎症小体被各种代谢产物(包括高血糖、饱和脂肪酸、胆固醇结晶、尿酸结晶、β-淀粉样蛋白等)异常激活时,可能会在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痛风、神经退行性疾病、多发性硬化症等疾病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至今虽然没有一个NLRP3抑制剂进入临床研究,然而已有多个小分子被报道可有效地抑制NLRP3炎症小体活化,例如MCC950、Parthenolide、BAY11-7082、INF39、CY-09等。

其中,MCC950高效抑制IL-1β的释放并不阻断TNF-a,IC50为7.5nM,具有优异的药代动力学特性,是可口服的NLRP3炎症小体强效抑制剂。在多个NLRP3相关疾病的体内小鼠模型中,如多发性硬化症、冷炎素相关周期性综合征、帕金森氏症和阿尔兹海默症等,MCC950均表现出显著的活性,显示了良好的开发前景。

然而已有的文献报道对于MCC950具体作用机制阐述不明,该物质是否存在潜在的脱靶效应还不明确。虽然已有文献报道,MCC950在体外人类肝微粒体的作用下,会发生氧化反应产生主要的代谢产物I,然而基于人体内的复杂代谢环境,利用现有文献推测,呋喃环和氨基磺酰脲连接片段可能在体内经CYP450酶系代谢分别产生活性中间体II和III(如图1所示)。中间体II可与体内的关键氨基酸残基发生1,2-加成或1,4-加成,从而与生物大分子形成轭合物;异氰酸酯III也可与生物大分子如谷胱甘肽形成轭合物;进而产生一系列的代谢物,从而导致药物分子代谢失活,甚至肝毒性,可能导致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NLRP3炎症小体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NLRP3炎症小体抑制剂为含一个或多个取代基的1,2,3,5,6,7六氢对称引达省类化合物或其衍生物。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如式(1)所示的1,2,3,5,6,7六氢对称引达省类化合物、其药剂学上可接受的盐、酯或水合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5523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