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轨道监测系统及其监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55185.0 | 申请日: | 2019-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458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强;杨巧云;王金朝;张用兵;曾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双瑞橡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K9/08 | 分类号: | B61K9/08;B61K9/10;G06F17/15;G01D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联创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4 | 代理人: | 刘潇;刘亚竹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 监测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轨道监测系统及其监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S1、启动采集装置,连续对轨道系统进行数据采集;S2、判断数据采集过程是否满足判定条件;是,进行步骤S3;否,返回步骤S1;S3、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获得不同指标的数据信号;S4、将步骤S3得到的数据信号输入人工神经网络,经过神经网络控制算法处理后,输出相应的控制量;S5、根据步骤S4获得的控制量,判断是否存在任一控制量超过对应控制阈值的情况;是,则系统报警;否,则形成数据报表;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轨道监测系统及其监测方法,能够对轨道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和预警,极大提高了监测系统的智能化,有效保障了列车的安全运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路轨道工程监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轨道监测系统及其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各个城市规模逐渐扩大,城市人口持续增加,对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需求越来越大,并促进地铁向高速度、大运量、间隔短的方向深入发展。因此,不可避免地加重了轨道结构的运营负担,影响了轨道的服役状态。列车作用于轨道结构的荷载越来越复杂,造成轮轨动态相互作用力加剧,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轨道零部件的损坏,从而需要频繁更换和维护轨道零部件,这一方面给铁路部门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增加了养护维修工作量,另一方面严重影响铁路轨道运营的安全性及稳定性。
目前国内外铁路轨道状态监测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人工巡检。此方法巡检随机、灵活,但易受人为判断,要求巡检人员工作责任心强,具备良好的专业能力。此外,人工巡检会占用大量的人力资源,自然或气候条件恶劣地区也难以保证巡检质量。
视频检测列车等设备。目前检测车在检测效率、巡检人员人身安全等方面已表现出极大的优越性,但存在以下弊病:多数监测列车是以高速连续拍照的形式进行数据分析,这会造成巡检数据量巨大的情况;同时,检测过程中会经常出现污物、雨雪等遮挡摄像机镜头或被检测部件的情况,使得无法获取准确的数据信息,影响检测结果。
专业设备现场检测。此方法目的性和专业性强,适用于找出问题出现的深层原因,方便对症下药。但该方法存在检测耗时耗力、不能长期监测和提供预警效果。
以上几种方式存在自身的盲区和缺点,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随着科技进步和运维要求提高,未来轨道的智能一体化监测将是必然趋势。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轨道监测系统及其监测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在对轨道监测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且无需人工辅助检测,即可完成复杂庞大的轨道运行状态监测和预警,极大提高了监测系统的智能化、网络化,有效保障列车的安全运行。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轨道监测系统的监测方法,包括:
S1、启动采集装置,连续对轨道系统进行数据采集;
S2、判断数据采集过程是否满足判定条件;是,进行步骤S3;否,返回步骤S1;
S3、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获得不同指标的数据信号;
S4、将步骤S3得到的数据信号输入人工神经网络,经过神经网络控制算法处理后,输出相应的控制量;
S5、根据步骤S4获得的控制量,判断是否存在任一控制量超过对应控制阈值的情况;是,则系统报警;否,则形成数据报表。
进一步的,步骤S1包括:
S11、监测系统开启;
S12、保持至少一个采集装置开启,连续对轨道系统进行数据采集;
S13、在额定时长内,采集到的数据是否均大于对应的额定值,和/或采集到的数据在单位时间内的变化量或变化率是否均大于对应的额定值;是,进行步骤S14;否,返回步骤S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双瑞橡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洛阳双瑞橡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551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