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头枕以及车辆用座椅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54914.0 | 申请日: | 2019-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396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发明(设计)人: | 近藤圭一;井上圭一郎;岩崎圭太;金山修;铃木政登;吉田健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N2/809 | 分类号: | B60N2/809;B60N2/835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苏萌萌;权太白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以及 车辆 座椅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头枕以及车辆用座椅。所述头枕具有:上枕部,其构成上部前侧,并从座椅后方侧对乘员的头部进行支承;下枕部,其构成下部前侧,并且被配置于所述上枕部的座椅下方侧,且被设为通过围绕被配置于上缘侧的沿着座椅宽度方向延伸的轴进行转动,从而能够对相对于该上枕部的前后位置进行调节,且通过座椅宽度方向的两侧部相对于座椅宽度方向的中间部而围绕沿着座椅上下方向延伸的轴进行转动,从而能够对相对于该中间部的向座椅前方侧的突出量进行调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头枕以及车辆用座椅。
背景技术
在日本特开2005-305127号公报中,头枕的头枕主体经由头枕支柱(杆)而与座椅靠背连结,在该头枕主体的下方侧设置有从后方对乘员的颈部进行支承的颈支撑件部。颈支撑件部通过被配置于头枕主体的车辆宽度方向两侧面的转动臂而被支承,并相对于头枕主体部而以能够向前方侧移动的方式被安装。由此,在该车辆用座椅中设为,能够根据需要而适当地对乘员的颈部进行支承。
另外,为了提高落座于车辆用座椅上的乘员的舒适性,优选为,从下方侧对乘员的头部的较宽的范围进行支承,以减轻由头部的重量而造成的颈部的负担。关于这一点,在上述结构的头枕中,能够通过头枕主体而从后方侧对乘员的头部进行支承,并且,能够通过颈支撑件部而从后方对乘员的颈部进行支承。因此,能够期待通过该颈支撑件部而从下方侧对头部进行支承的一定程度的效果。但是,由于颈部为与头部相比横向宽度较窄的部位,因此,在单纯通过颈支撑件部而从后方对颈部进行支承的情况下,与颈支撑件部之间的接触面积变小。因此,在这一点上存在改善的余地。
发明内容
本发明考虑到上述事实,其目的在于,获得一种能够提高乘员的舒适性的头枕以及车辆用座椅。
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所涉及的头枕具有:上枕部,其构成上部前侧,并从座椅后方侧对乘员的头部进行支承;下枕部,其构成下部前侧,并且被配置于所述上枕部的座椅下方侧,通过围绕被配置于上缘侧的沿着座椅宽度方向延伸的轴进行转动,从而能够对相对于该上枕部的前后位置进行调节,且座椅宽度方向的两侧部通过相对于座椅宽度方向的中间部而围绕沿着座椅上下方向延伸的轴进行转动,从而能够对相对于该中间部的向座椅前方侧的突出量进行调节。
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所涉及的头枕具有:上枕部,其构成上部前侧,并从座椅后方侧对乘员的头部进行支承;下枕部,其构成下部前侧,并且被配置于所述上枕部的座椅下方侧。该下枕部通过围绕被配置于上缘侧的沿着座椅宽度方向延伸的轴进行转动,从而能够对相对于该上枕部的前后位置进行调节。由此,由于能够调节前后位置以将下枕部调节到沿着乘员的颈部的位置,因此,能够使下枕部移动到乘员的头部通过下枕部而从座椅下方侧被支承的位置。
而且,下枕部被设为,座椅宽度方向的两侧部通过相对于座椅宽度方向的中间部而围绕沿着座椅上下方向延伸的轴进行转动,从而能够对相对于该中间部的向座椅前方侧的突出量进行调节。因此,能够以枕部的两侧部沿着乘员的颈部的侧部的方式对两侧部相对于中间部向座椅前方侧的突出量进行调节。其结果为,能够从座椅下方侧对乘员的头部的较宽的范围进行支承,并能够减轻由于头部的重量而造成的颈部的负担,进而能够提高乘员的舒适性。
本发明的第二方式所涉及的头枕为,在第一方式所涉及的头枕中,所述下枕部被设为,能够对相对于所述上枕部的上下位置进行调节。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式所涉及的头枕中,由于下枕部能够对相对于上枕部的上下位置进行调节,因此,能够对上下位置进行调节以将下枕部调节到沿着乘员的颈部的位置上。由此,即使在落座时的颈部的上下位置因乘员的体格而不同的情况下,也能够使下枕部准确地向乘员的头部通过下枕部而从座椅下方侧被支承的位置进行移动。
本发明的第三方式所涉及的头枕为,在第二方式所涉及的头枕中,具备支撑件面板部,所述支撑件面板部在所述下枕部的座椅上方侧以该下枕部位于上方位置的状态而被收纳于所述上枕部的内部,至少一部分在所述下枕部位于与所述上方位置相比靠座椅下方侧的状态下被配置于所述上枕部与所述下枕部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549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用座椅
- 下一篇:一种多用途车载自动擦鞋底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