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淤泥陶粒混凝土生态护坡施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354703.7 | 申请日: | 2019-04-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802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鹏;蔡新;武颖利;周丹;曹永勇;黄家青;沙海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E02B3/12;A01G13/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杜春秋;牛莉莉 |
| 地址: | 21002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淤泥陶粒 护坡 混凝土 生态护坡 水生植物 安全稳定性 混凝土护坡 传统护坡 道路交通 河道治理 江河湖海 景观绿化 美化环境 生态绿化 土质边坡 治理污染 营养土 种植土 构建 固土 施工 土体 削坡 草皮 修整 浇筑 种植 水系 养护 铺设 扎根 绿化 配合 生态 | ||
1.一种淤泥陶粒混凝土生态护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对原状土质边坡进行修整、削坡;
第二步、在待处理的坡面上浇筑淤泥陶粒混凝土;
第三步、在淤泥陶粒混凝土上依次铺设营养土及种植土;
第四步、在护坡上分别种植水生植物和草皮;
第五步、对种植后的植物进行养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淤泥陶粒混凝土生态护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中,清除原状土质边坡表面的杂物,并根据形成护坡的坡比及结构要求,对原状土质边坡进行一定修整、削坡、夯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淤泥陶粒混凝土生态护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步中,在护坡的坡脚处浇筑底梁或打设木桩以护住护坡的底部,在护坡顶部挖一深坑,坑内浇筑混凝土作为护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淤泥陶粒混凝土生态护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淤泥陶粒混凝土由水泥、淤泥陶粒、水与添加剂按照1:4:0.6:0.03的质量比配置而成,搅拌时要确保每粒淤泥陶粒上都包裹有水泥浆;所述添加剂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磷酸氨镁35%,聚羧酸盐28%,二氧化硅26%,有机质8%,微生物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淤泥陶粒混凝土生态护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步中,将搅拌好的淤泥陶粒混凝土分层铺设到边坡坡面上,每层淤泥陶粒混凝土控制在一定的厚度,在每层淤泥陶粒混凝土上振捣打孔,并在淤泥陶粒混凝土初凝前将添加剂、营养剂添加到打设好的孔洞内,再在其上铺设下一层淤泥陶粒混凝土重复以上步骤,直至达到淤泥陶粒混凝土设计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淤泥陶粒混凝土生态护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步中,将淤泥陶粒混凝土分层铺设于待处理的坡面上,在每层淤泥陶粒混凝土上插捣成型并造孔,并将基质球填充进每层淤泥陶粒混凝土的孔洞内,基质球是由土壤、缓释肥、有机质、保水材料混合制成的球状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淤泥陶粒混凝土生态护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浇筑淤泥陶粒混凝土后,采用覆盖薄膜或洒水的方式进行养护。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淤泥陶粒混凝土生态护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三步中,种草前根据当地的气候情况,在淤泥陶粒混凝土的表面撒保湿剂,后撒专用的营养土,在营养土上洒水后再铺种植土,使营养土能充分渗入到淤泥陶粒混凝土孔隙里,更有利于植草的生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淤泥陶粒混凝土生态护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第四步中,在常水位与枯水位之间选取一段护坡,种植水生植物;在常水位以上护坡位置,选用合适的草种播种或草皮铺设。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淤泥陶粒混凝土生态护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五步中,种草后应精心养护,发现干旱应及时浇水,发现虫害应及时处理,以确保绿化效果直至草本植物覆盖整个坡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未经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5470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