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级减震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54015.0 | 申请日: | 2019-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531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郇庆;董立;李更;高鸿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F13/00 | 分类号: | F16F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华伟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0 | 代理人: | 胡强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级 减震 装置 | ||
1.一种多级减震装置,其特征是,包括:
至少两个顶板,所述至少两个顶板被设计成其中任意两个所述顶板彼此不干扰地运动且所述顶板沿着不垂直于水平面的方向延伸;
至少两个底板,所述至少两个底板被设计成其中任意两个所述底板彼此不干扰地运动并且所述底板沿着不垂直于水平面的方向延伸;
至少两组弹簧和至少一组刚性支撑杆;
其中一个所述底板被构造为借助其中一组所述弹簧联接至其中一个所述顶板并且悬吊在这一个顶板的下方,这一个底板还被构造成借助其中一组刚性支撑杆将其中另一个所述顶板支撑在其上方,所述另一个底板被构造成借助其中另一组所述弹簧联接至所述另一个顶板并且悬吊在所述另一个顶板的下方;
阻尼元件,其被设计为阻尼所述顶板和/或所述底板的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减震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多级减震装置被设计为仅包括第一顶板(1)和第二顶板(2),第一底板(4)和第二底板(5),第一组弹簧(7)和第二组弹簧(8)以及第一组刚性支撑杆(10),其中所述第一底板(4)被构造为借助于所述第一组弹簧(7)联接至所述第一顶板(1)且悬吊于所述第一顶板(1)的下方,所述第一底板(4)还被构造为借助于所述第一组刚性支撑杆(10)将所述第二顶板(2)支撑在其上方,所述第二底板(5)借助于所述第二组弹簧(8)联接至所述第二顶板(2)且悬吊于所述第二顶板(2)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减震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多级减震装置被设计为仅包括第一顶板(1)、第二顶板(2)和第三顶板(3),第一底板(4)、第二底板(5)和第三底板(6),第一组弹簧(7)、第二组弹簧(8)和第三组弹簧(9)以及第一组刚性支撑杆(10)和第二组刚性支撑杆(11),其中所述第一底板(4)被构造为借助于所述第一组弹簧(7)联接至所述第一顶板(1)且悬吊于所述第一顶板(1)的下方,所述第一底板(4)还被构造为借助于所述第一组刚性支撑杆(10)将所述第二顶板(2)支撑在其上方,所述第二底板(5)借助于所述第二组弹簧(8)联接至所述第二顶板(2)且悬吊于所述第二顶板(2)的下方,所述第二底板(5)借助于第二组刚性支撑杆(11)将第三顶板(3)支撑在其上方,第三底板(6)借助于第三组弹簧(9)联接至所述第三顶板(3)且被悬吊在所述第三顶板(3)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多级减震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阻尼元件被布置在每个所述底板的运动行程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级减震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阻尼元件被设计为采用磁体、橡胶或泡沫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其中所述底板在所述阻尼元件为磁体时至少部分由导电材料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级减震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二顶板(2)被布置在所述第一顶板(1)的下方,所述第二底板(5)被布置在所述第一底板(4)的上方,所述第一组弹簧(7)被布置为包围所述第二组弹簧(8)。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级减震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二顶板(2)被布置在所述第一顶板(1)的下方,所述第二底板(5)被布置在所述第一底板(4)的下方,所述第二组弹簧(8)被布置为包围所述第一组弹簧(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级减震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阻尼元件被分别布置在所述第一组弹簧(7)与所述第一顶板(1)之间以及所述第二组弹簧(8)与所述第二顶板(2)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级减震弹簧,其特征是,所述第一顶板(1)、所述第二顶板(2)和所述第三顶板(3)被构造为布置于同一平面内且所述第一顶板(1)包围所述第二顶板(2),所述第二顶板(2)包围所述第三顶板(3),所述第一底板(4)、所述第二底板(5)和所述第三底板(6)被构造为布置于同一平面内且所述第一底板(4)包围所述第二底板(5),所述第二底板(5)包围所述第三底板(6)。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级减震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三组弹簧(9)被布置为包围所述第二组弹簧(8),所述第二组弹簧(8)被布置为包围所述第一组弹簧(7),所述第二组刚性支撑杆(11)被布置为包围所述第一组刚性支撑杆(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5401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