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材钻孔结构及钻孔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52868.0 | 申请日: | 2019-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004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兴;邬喜峰;侯中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市振原制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39/16 | 分类号: | B23B39/16;B23B41/00;B23B47/00;B23Q3/06;B23Q3/08;B23B35/00 |
代理公司: | 苏州润桐嘉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61 | 代理人: | 高远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材 防皱 伸缩部 定位组件 管材表面 管材两端 钻孔结构 起皱 软部 变位组件 顶压组件 管材端面 管材加工 管材内壁 横向定位 横向位置 距离相等 驱动机构 贴合接触 移动空间 钻孔机构 钻头组件 左右位置 固定部 限位部 移动 弹件 偏置 施力 受力 贴合 通孔 压住 钻孔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管材钻孔结构,涉及管材加工技术领域,包括:驱动机构、变位组件、顶压组件、定位组件、钻孔机构、钻头组件。定位组件包括:伸缩部、限位部、固定部、防皱部、偏置弹件、软部。本发明通过同时启动管材两端的伸缩部进行移动,使得伸缩部之间每次移动的距离相等,保证了管材的每次横向位置都相同,确定每次通孔的左右位置。当管材两端防皱部都接触管材后还持续受到伸缩部施力影响时,防皱部会进行旋转,提供管材多余的移动空间。在防皱部旋转到一定角度时,防皱部贴合接触管材端面周边的管材表面,压住管材表面即将受到力过大起皱的部分,同时软部贴合管材内壁,从而包裹住管材受力部分的面积,避免横向定位时管材起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材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管材钻孔结构及钻孔方法。
背景技术
管材产品的钢种与品种规格极为繁多,其性能要求也是各种各样的。其在多种产品中都 会应用到,用途极广,在用于传输、支撑或者保护线路的作用中都有对管材进行钻孔的需求。
现有技术中,对管材进行钻孔的采用技术方案一般为:
1、通过固定装置将管材进行固定,然后工人手动对需要钻孔的部位进行钻孔;
2、通过固定装置将管材进行固定,然后在固定好的管材旁设置多个钻机,通过将多个 钻机逐渐靠近管材,实现对管材的钻孔。
技术方案1需要的装置简单,仅仅需要固定装置对管材进行固定,并在钢管上将要打孔 的位置划线同时做好标记,然后采用钻具对钢管的标记位置进行钻孔,但是这种钻孔的精度 无法得到保证,主要靠工人工作的经验,并且工人的劳动强度大,钻孔的效率底。
技术方案2采用的钻机装置在对管材进行钻孔时,受管材壁面厚度影响以及钻机钻头的 驱动力度影响,容易在管上的加工孔周围出现凹区,从而影响管材品质,同时其技术方案也 不能够对不同直径的金属管进行钻孔处理。
如公告号CN 104827074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一种用于钢管进行钻孔的装置”, 包括:液压缸3、第一延伸板9、第一通孔10、第二延伸板11、第二通孔14、气缸16。其 技术方案是先将管材放入第一延伸板9与第二延伸板11之间;之后是启动气缸16驱动第一 延伸板9靠近第二延伸板11,使得第一延伸板9和第二延伸板11伸入到管材中;然后是启 动液压缸3驱动第一延伸板9与第二延伸板11贴合管材的内壁面,不仅对管材进行固定做到 对管材轴线位置的固定,同时第一延伸板9上的第一通孔10与第二延伸板11上的第二通孔 14与管壁贴合,这样,在最后进行钻孔作业时,钻头可以伸入第一通孔10和第二通孔14中, 管壁由第一、二通孔10、14周边的第一、二延伸板9、10支撑,使得管壁不会下陷,保证了 钢管质量。但是,在前述技术方案中具有不足,第一,管材在放入到第一延伸板9与第二延 伸板11之间时,管材的左右横向位置不是固定的,这会影响第一延伸板9伸入管材的位置, 无法确定第一延伸板9上的第一通孔10的位置,易导致钻孔时钻头无法与第一通孔10形成 配合进行钻孔加工。第二,如直接采用气缸16驱动与其相连的部件推动管材,保证管材每次 的位置,首先要保证到管材是否离该部件距离够近,如不够,那么在气缸16移动一定距离时,触碰不到管材,那么管材的位置还是无法调整,或者如不考虑管材横向位置,直接控制气缸16推动管材控制管材距离,这不仅需要每次控制气缸伸缩的距离,增加大量劳动强度,并且在控制气缸16伸缩距离不当时,极易使得管材左右横向两端的阻挡部件与管材直接刚性接触,使得管材起皱,为确保不出现这个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能会采用高精度的伸缩装置进行伸缩距离的控制,但是采用这种装置成本极高。第三,就算采用额外的固定器具对管材进行左右横向位置的固定,不仅减少管材加工面的活动空间,还限定住了固定部分无法加工, 同时也需要与气缸16形成配合,如有一方配合不当,就有使得工人无法确定第一通孔10和 第二通孔14的位置,导致无法进行钻孔工作。故该技术方案有待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市振原制管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市振原制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528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棒料的多工位钻孔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机圆周侧面打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