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木材胶合工艺胶黏剂粘性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52377.6 | 申请日: | 2019-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911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郑月燕;庄维俭;钟丁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静琼 |
主分类号: | G01N19/04 | 分类号: | G01N1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000 浙江省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木材 胶合 工艺 胶黏剂 粘性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木材胶合工艺胶黏剂粘性检测装置,其结构包括检测机体、门板、支柱,检测机体的底面四个角部位上均垂直连接有支柱,检测机体正面上铰链连接有门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粘性检测机构、升降板、动置材体、旋转机构、定置材体的结合设置,能适应于不同规格厚度的木材且粘合时上下木材吻合,而建筑木材始终为水平放置,能够大大减少液体胶黏剂的流动性,使得液体胶黏剂能够均布,避免胶黏剂溢出,有助于提高胶黏剂粘性检测度,通过热风均散来缩短上木材与下木材的粘合时间,从而来缩短对胶黏剂粘性的检测时间,提高检测效率通过转动的难易判断胶黏剂的粘性,手旋盘的转易难度与胶黏剂的粘性呈正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胶黏剂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建筑木材胶合工艺胶黏剂粘性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粘合建筑木材时,需要用到胶黏剂,胶黏剂的粘性非常重要,如果胶黏剂的粘性不合格,就容易导致建筑木材之间发生断裂,严重影响建筑木材的使用,因此在使用胶黏剂进行建筑木材粘合时,我们需要对胶黏剂的粘性进行检测。
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1811116028.6的一种建筑木材胶合工艺胶黏剂粘性检测装置,该装置通过转动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让使用者进行感受,便于让使用者直接感触粘性的大小,通过第三紧固螺钉和滑块的配合,从而方便对第一安装框和第二安装框之间的间距进行调整,便于使木材之间进行粘合,且设计合理,符合需求,值得向建筑领域进行推广使用,本发明人发现该装置具有以下缺陷待以改进:
1)因胶黏剂有液态与固态之分,就液态胶黏剂而言,其具有流动性,而该装置在转动时,基于离心力,液态胶黏剂存在被甩出的可能,此外木材会出现纵向置放,液体胶黏剂因自重而堆积在木材下方,导致液体胶黏剂分布不均匀,甚至溢出,极大影响胶黏剂粘性检测,导致粘性检测不准确;
2)使用者需要分别顺时针和逆时针缓慢转动一直第一摇柄和第二摇柄,即操作繁琐,当胶黏剂的粘性的粘性较强时,正相对两块木材粘合一起不能分开时,装置的设置不能轻松将木材拿掉,需要极大力,易使装置受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建筑木材胶合工艺胶黏剂粘性检测装置。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建筑木材胶合工艺胶黏剂粘性检测装置,其结构包括检测机体、门板、支柱,所述检测机体的底面四个角部位上均垂直连接有支柱,所述检测机体正面上铰链连接有门板;
所述检测机体包括有粘性检测机构、升降板、动置材体、旋转机构、定置材体,所述升降板的中心位置设有动置材体,所述动置材体正面中心与旋转机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机构也与升降板连接,所述升降板的两端均连接于粘性检测机构,所述动置材体的正下方设有定置材体。
作为优化,所述粘性检测机构包括有手旋盘、三角传动带、从动轮、丝杆,所述丝杆布设有两根且顶部均过度配合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均通过三角传动带与手旋盘进行传动连接,所述丝杆均螺母连接于升降板。
作为优化,所述升降板包括有螺母副、导向条、开口、支撑块、板体,所述板体居中位置开设有矩形结构的开口,所述开口的两侧均设有与板体固定连接的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两端均设有与之为一体化结构的导向条,所述支撑块远离开口的一侧均布有螺母副,所述螺母副嵌入于板体内,所述螺母副与丝杆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支撑块与动置材体贴合接触,动置材体设于开口处且与导向条相配合。
作为优化,所述动置材体包括有水平面切球、凹槽、木材夹紧机构、导向槽、圆形槽,所述水平面切球的顶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置有与水平面切球相连接的木材夹紧机构,所述水平面切球的正面中心位置设有圆形槽,所述水平面切球外壁设有两道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与导向条采用间隙配合,所述水平面切球与支撑块贴合接触,所述圆形槽与旋转机构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静琼,未经万静琼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523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