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家具生产用木材恒温浸蜡融蜡炉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52032.0 | 申请日: | 2019-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544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东 |
主分类号: | F27B14/14 | 分类号: | F27B14/14;F27B14/20;B27K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37506 四川省南***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家具 生产 木材 恒温 浸蜡融蜡炉 | ||
本发明适用于家具加工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家具生产用木材恒温浸蜡融蜡炉,包括箱体组件、加热组件和供电组件,所述箱体组件包括加热箱、盖板、万向轮、煮蜡锅,所述盖板与所述加热箱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加热箱的前端,通过设置煮蜡锅、不锈钢电热丝和温度控制器,同时在煮蜡锅的内腔开设煮蜡槽,使得在进行煮蜡时,可以通过温度控制器控制不锈钢电热丝的通电电压,从而控制不锈钢电热丝的加热温度,使煮蜡锅的温度保持恒定,避免传统使用,电饭煲等电热设备进行煮蜡,加热温度过高,安全性较低的问题,同时可以将家具组件结合部置于煮蜡槽的内腔,进行浸蜡,避免人工刷蜡,不仅蜡容易受冷凝固,而且费事费力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家具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家具生产用木材恒温浸蜡融蜡炉。
背景技术
在家具生产过程中,尤其是红木家具生产过程中,由于红木木材价格昂贵,一般是由一个部分拼接而成,各部件的结合部位需要刷上蜡,以防止在组装时造成各组件的结合部位的损坏;
目前厂家在进行刷蜡时,一般采用电饭煲或其他电热设备对凝固的蜡块进行加热煮蜡,待蜡块融化后在利用毛刷进行刷蜡,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加热温度较高,从而造成煮蜡过程安全性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家具生产用木材恒温浸蜡融蜡炉,旨在解决目前厂家在进行刷蜡时,一般采用电饭煲或其他电热设备对凝固的蜡块进行加热煮蜡,待蜡块融化后在利用毛刷进行刷蜡,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加热温度较高,从而造成煮蜡过程安全性较低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家具生产用木材恒温浸蜡融蜡炉,包括箱体组件、加热组件和供电组件,所述箱体组件包括加热箱、盖板、万向轮、煮蜡锅,所述盖板与所述加热箱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加热箱的前端,所述万向轮与所述加热箱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加热箱的底端四角,所述煮蜡锅与所述加热箱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加热箱的内腔顶端,所述煮蜡锅的顶端开设有一体成型的煮蜡槽;
所述加热组件包括支撑块、支撑板、隔热保温层、石棉板、加热孔、不锈钢电热丝和不锈钢板,所述支撑块与所述加热箱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加热箱内腔的左右两侧,所述支撑板与所述支撑块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支撑块的顶端,所述隔热保温层设置于所述支撑板的顶端,所述石棉板与所述加热箱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隔热保温层的顶端,所述石棉板的内腔均匀等间距开设有加热孔,所述不锈钢电热丝设置与所述加热孔的内腔,所述不锈钢板与所述加热箱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加热孔和所述煮蜡锅之间,所述不锈钢板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煮蜡锅和所述加热孔相接触;
所述供电组件包括温控箱、断电开关、电流表、变压器、通电电源线和温度控制器,所述温控箱与所述加热箱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加热箱的左端侧壁,所述断电开关、电流表和温度控制器均与所述温控箱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温控箱远离加热箱内腔的一端,所述电流表、温度控制器和断电开关从前至后依次设置,所述变压器与所述加热箱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加热箱的内腔底端,所述通电电源线与所述变压器电性连接,且贯穿于所述加热箱的左侧壁,所述变压器与所述断电开关电性连接,所述断电开关与所述温度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温度控制器与所述电流表电性连接,所述电流表与所述不锈钢电热丝电性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优选的,所述盖板的前后两侧壁均开设有一体成型的散热百叶窗散热百叶窗。
本发明还提供优选的,所述加热箱左右两侧壁的前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左右两组所述连接杆之间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推手杆,所述推手杆的高度低于所述煮蜡锅的高度。
本发明还提供优选的,述不锈钢电热丝呈螺旋状设置于所述加热孔的内腔,相邻两组所述不锈钢电热丝相互串联。
本发明还提供优选的,所述温度控制器的外侧设有隔离框,所述隔离框与所述温控箱固定连接,所述隔离框的顶端转动连接有隔离护盖。
本发明还提供优选的,所述隔热保温层由多层保温棉堆叠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东,未经刘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520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