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源物联网节点安全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51371.7 | 申请日: | 2019-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962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祁伟;祁煜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物米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38 | 分类号: | H04W4/38;H04L29/08;G01D21/02;G08B25/08;H05K5/00;H05K5/02;H05K5/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谢肖雄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物联网节点 主控板 监控器 能源 上壳体 安全监测装置 通信装置 下壳体 壳体 凹凸结构 报警装置 存储装置 电表计量 监测设备 监控线路 节点终端 能源安全 实时监控 数据支撑 通断装置 周边环境 大数据 安全网 监测 凹榫 通断 计量 体内 监控 居住 配合 分析 安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源物联网节点安全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包括能源物联网节点,所述能源物联网节点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能源安全监测设备、通断装置、主控板、通信装置和监控器,所述监控器用于监控线路与环境情况,所述主控板与监控器连接,所述主控板用于接收监控器监控到的信息,所述主控板与通信装置相连,所述主控板连接有报警装置和存储装置,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与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呈相互对接配合的凹凸结构,所述上壳体设有凹榫。本发明中,能源物联网节点具备电能精准计量与通断功能,同时对周边环境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即实现了将现有资源中的简单电表计量设备,打造成为能源与安全网的一个节点终端,让人们居住、出现更安全,同时为大数据分析提供最基础的数据支撑。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源物联网节点安全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人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活动范围和时间不再局限,夜生活和夜间工作已经成为常规现象,但也给能源安全带来更多的安全隐患,居住安全、环境安全给社会带来巨大压力。
电表作为能耗监控设备,为人们的安全用电提供了充足的保障,从而被广泛应用,从而发展出了能源物联网节点,以使得电表可以主动检测自身的状态信息,并将检测到的信息通过网络传输至后台服务器,然而现有的电表并不能进一步的给人们提供更安全、更可靠的保护,因此将电表作为能源物联网节点能源安全监测设备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源物联网节点安全监控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电表并不能进一步的给人们提供更安全、更可靠的保护,因此将电表作为能源物联网节点能源安全监测设备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不仅耽搁了工作的顺利进展,同时浪费了时间和精力,增加了工作难度,带来了经济损失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能源物联网节点能源安全监测装置,包括能源物联网节点,所述能源物联网节点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能源安全监测设备、通断装置、主控板、通信装置和监控器,所述监控器用于监控线路与环境情况,所述主控板与监控器连接,所述主控板用于接收监控器监控到的信息,所述主控板与通信装置相连,所述主控板连接有报警装置和存储装置,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与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呈相互对接配合的凹凸结构,所述上壳体设有凹榫,所述下壳体设有凸榫,所述上壳体的凸榫与下壳体的凹榫相互配合。
优选地,所述监控器包括烟雾传感器、空气质量传感器、危险品传感器,震动传感器、雷达、温湿度传感器、光谱辨别器中的任意一种或其任意组合。
优选地,所述壳体的底壁上开设有滑槽,所述壳体通过滑槽与配电盒的导轨固定。
优选地,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的连接处安装有密封条,所述密封条为柔性耐磨的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壳体为玻纤、尼龙与树脂的组合物制成。
一种能源物联网节点能源安全监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能源物联网节中的所述能源安全监测设备通过多个监控器监控线路与房间情况;
(2)所述能源物联网节点根据来自监控器的监控数据获取相应的处理策略;
(3)所述能源安全监测设备执行获取的处理策略。
优选地,所述能源物联网节点内预设有多种处理策略,每种处理策略分别对应有各自执行条件,所述能源网联网节点根据来自监控器的监控数据,获取相应的处理策略的步骤中,包含以下子步骤:
(1)根据来自所述监控器的监控数据,判断是否存在满足的执行条件;
(2)如果存在满足的执行条件,则获取与满足的执行条件相对应的处理策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物米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物米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513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