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声辅助可转位立铣刀刀片单向压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51301.1 | 申请日: | 2019-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035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殷增斌;洪东波;叶佳冬;朱智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30B11/02 | 分类号: | B30B11/02;B30B12/00;B30B1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邹伟红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声 辅助 可转位立 铣刀 刀片 单向 压制 装置 | ||
1.一种超声辅助可转位立铣刀刀片单向压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单向压制模具和为压制提供超声辅助的超声波发生器(8);所述单向压制模具包括超声波换能器(1)、上压头(2)、模具(3)、换能器固定架(4)、模具支撑块(5)、底座连接螺栓(6)、底座(7)、芯柱(9 )、铣刀刀片素坯(10)、下压头(11);所述模具支撑块(5)平放于底座(7)中心上,模具(3)放置在模具支撑块(5)上方,模具(3)外侧连接有超声波换能器(1),模具(3)为一体结构,内部设有上下贯通的模具孔,模具孔下部设有下压头(11),模具孔上部设置上压头(2),所述上压头(2)的形状与刀具素坯顶面的刃型一致,下压头(11)上设置型腔,下压头型腔的轮廓与刀具素坯前刀面与后刀面的轮廓一致上压头(2)和下压头(11)合模之后的型腔与铣刀刀片素坯(10)形状相匹配,上压头(2)、下压头(11)和铣刀刀片素坯(10)中间设有通孔,芯柱(9)贯穿于通孔中,在压制过程中,下压头(11)与芯柱(9)与模具支撑块(5)相接触,模具支撑块(5)承受压制过程中的压力;
所述的装置压制可转位立铣刀刀片素坯的过程,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安装换能器固定架(4):将三个换能器固定架(4)通过底座连接螺栓(6)与底座(7)连接;
步骤2:安装超声波换能器(1):将六个超声波换能器(1)与模具(3)的螺纹孔连接,相邻超声波换能器夹角为60度,将超声波换能器(1)的输入端与超声波发生器(8)的输出端相连,通过超声波发生器(8)控制超声波换能器(1)的振动功率;
步骤3:安置模具(3):将模具支撑块(5)放置于底座(7)的中心位置,将安装有超声波换能器(1)的模具(3)放置于模具支撑块(5)上,同时将三个不相邻的超声波换能器(1)置于换能器固定架(4)的开口上限制水平位移;
步骤4:填粉:将芯柱(9)置于下压头(11)中心的孔中,将芯柱(9)和下压头(11) 一起放入模具(3)的模具孔,置于模具孔的底部并与模具支撑块(5)相接触,向模具孔中均匀倒入制备好的素坯的粉料,完成后将上压头(2)压入模具孔,上压头(2)中心的芯孔与芯柱(9)相接触;
步骤5:超声波辅助压制:在超声波发生器(8 )中进行参数设置,确定超声波换能器(1)的频率与输出功率,由六个超声波换能器(1)发生超声振动,在上压头(2)上施加一定的压力进行粉末压制,保压一段时间;
步骤6:素坯脱模:移动模具支撑块(5)的位置,使模具支撑块(5)不再与下压头(11)与芯柱(9)接触,对上压头(2)施加10-20MPa的压力,使其向下移动,从而将立铣刀刀片素坯(10)推出模具(3),在模具(3)下方将铣刀刀片素坯(10)、下压头(11)和芯柱(9)拿出,完成脱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波换能器(1)与模具(3)的侧面连接,所述超声波换能器(1)为多个,多个超声波换能器(1)呈中心对称均布在模具(3)的侧面,超声波换能器(1)头部设有螺纹,模具(3)侧面设有螺纹孔,超声波换能器(1)和模具(3)螺纹连接;
不相邻的超声波换能器(1)下设置有换能器固定架(4),所述换能器固定架(4)上部设有开口,超声波换能器(1)放置于开口内,超能器固定架(4)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7)上;
所述超声波换能器的数量为6个,六个超声波换能器(1)呈中心对称分布在模具(3)的侧面,相邻的超声波换能器(1)的夹角为60度,三个不相邻超声波换能器(1)放置于换能器固定架(4)的开口上,用于固定模具水平方向的位移;
所述模具(3)的半径为100-150mm,在六个呈中心对称方向上的模具(3)侧面设有6个平面,平面宽度为20-40mm,平面中心位置有螺纹孔,用于与超声波换能器(1)连接;
所述超声波换能器(1)的频率为40kHz,功率为500W;
所述超声波换能器(1)包括依次设置的换能器后盖板螺栓(12),后盖板(13),电极片(14),压电陶瓷(15),绝缘管(16),前盖板(17)和换能器前端连接螺栓(18);换能器后盖板螺栓(12)与超声波发生器(8)的输出端连接,换能器前端连接螺栓(18)与模具(3)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5130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渣压机及其压制工艺
- 下一篇:一种二次脱模蚊香成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