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轮车后桥盆轴齿轮冷挤压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50031.2 | 申请日: | 2019-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532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李富朝;李孟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茂松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23/00 | 分类号: | B21C23/00;B21C23/32;B21C25/10;C21D1/26;B24C1/10 |
代理公司: | 重庆上义众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5 | 代理人: | 孙人鹏 |
地址: | 402283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放入 抛丸 退火 毛坯 高分子处理 冷挤压加工 抛丸机 齿轮 后桥 盆轴 三轮车 滚动 产品制造成本 高分子润滑剂 产品原材料 工艺和设备 常温冷却 齿轮毛坯 工作循环 挤压成型 挤压模具 模具调试 人工成本 生产效率 随炉冷却 退火炉 液压机 节约 出炉 凉干 模芯 水份 模具 保温 挤压 取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轮车后桥盆轴齿轮冷挤压加工工艺,将毛坯在退火炉中将温度升高至830℃~850℃,随炉冷却到560℃‑580℃,产品出炉在常温冷却;将退火后的毛坯,放入滚动抛丸机中抛丸;将退火后的毛坯,放入滚动抛丸机中抛丸;将抛丸后的产品,放入高分子润滑剂中,保温后取出产品并凉干水份;准备挤压模具和模芯;在压力机上事先将指定产品的模具调试好,将经过高分子处理的产品放入模具中,开动液压机进行挤压,即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本发明加工工艺,采用先进的工艺和设备通过对齿轮毛坯的退火、抛丸、高分子处理、挤压成型,达到节约产品原材料、提高生产效率、节约人工成本达到大幅度降低产品制造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三轮车后桥盆轴齿轮加工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三轮 车后桥盆轴齿轮冷挤压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产品冷挤压技术由于生产的产品强度高、节约原材料、节省加工时间,因 此广泛应用在航空、汽车、兵器、农机、工程机械领域,以前应用冷挤压技术 生产的产品外形结构复杂,尺寸精度不是特别高零件;而对于三轮车后桥盆轴 齿轮的加工,则对其尺寸和精度要求高,如果采用现有的挤压技术生产三轮车 后桥盆轴齿轮,不仅原材料浪费较大,投入的成本较高,而且以前常用的产品 前处理工艺都是采用酸洗、磷化、皂化对产品进行表面处理,既有不环保又有 排放,污染环境,因此现有的加工技术不能够完全应用遇三轮车后桥盆轴齿轮 的生产,急需一种能够降低原料浪费和降低成本,还能够不影响环境的加工技术。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轮车后桥盆轴齿轮冷 挤压加工工艺,噪音小、粉尘少、无排放,无环境污染问题;而且原材料利用 率高,无排放,同样的产量,其原材料的用量降低幅度大,成本得到降低。
一、本发明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三轮车后桥盆轴齿轮冷挤压加工工艺,其关键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
S1、退火:将毛坯在退火炉中将温度升高至830℃~850℃,随炉冷却到560℃ -580℃,产品出炉在常温冷却;
S2、抛丸:将退火后的毛坯,放入滚动抛丸机中,钢丸直径为φ1.2,抛丸 45~45分钟;
S3、高分子表面处理:将抛丸后的产品放入温度为80℃的H-4型水基高分 子润滑剂中,保温15分钟,取出产品并凉干水份;
S4、准备挤压模具和模芯:将需要生产的产品用现有的机械切削方法生产 标准样件,用该样件进行三维扫描,得到标准样件齿形的三维数据,按照扫描 三维数据设计模具的齿形,得到我们需要的挤压模具;采用模芯材料经锻造、 粗车、精车、粗铣、淬火、精铣后分别制得上模芯和下模芯;
S5、产品挤压:在压力机上事先将指定产品的模具调试好,将经过高分子 处理的产品放入模具中,开动液压机进行挤压,即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优选地,上述步骤S1:将毛坯在退火炉中将温度升高至830℃,随炉冷却 到580℃,产品出炉在常温冷却。
优选地,上述步骤S1中:退火后的产品硬度为HB130~140。
优选地,上述步骤S4中:模芯材料的抗弯强度为2800—3300Mpa、抗压强 度为5300—5800Mpa、冲击韧性为105—135J/cm2。
二、工艺运行指标,如下表所示:
结合上表可以得出:设计年产90万件齿轮挤压生产线;投资预计为360万 元,预计每年可以节约产品制造成本316万。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茂松实业有限公司,未经重庆茂松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500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